极目新闻通讯员 向繁荣 谭闯
6月6日,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政协在太平镇雷家岭安置点组织召开院坝协商会,县政协委员、县教育局、县卫健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居民代表聚集在一起,共同商建儿童友好型社区。
雷家岭集中安置点位于太平镇茅坝村一组,地处太平集镇周边,紧靠325省道,交通便利,现有易迁户143户536人,其中长期在县外务工的146人,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的有106人,14岁以下儿童53人。2023年在安置点建立了“妇女儿童之家”,现有图书室一间、娱乐室一间、会议室一间。鹤峰县政协前期通过充分调研,认为该安置点儿童相对集中,决定在此开展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建设,形成全县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鹤峰县政协在雷家岭安置点召开院坝协商会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应充分结合我县的实际。我县系劳动力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成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工作中的最大受益者。”鹤峰县政协委员、太平镇贺龙希望小学副校长徐婷婷在基层农村小学教学二十多年,把自己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在了留守儿童的家访中。在她的记忆里,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就是她和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她最大的心愿。
居民代表徐大秀今年65岁,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留下孙子、孙女在老家。徐大秀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倾注到孙子、孙女身上,但徐大秀文化程度低,对孩子的学习帮不上忙。听说县政协在推动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她心中有了期盼。
“近年来,团县委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办好寒暑假‘爱心托管班’,受到了许多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的好评。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我们更要不断提升‘爱心托管班’的办学质量,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家长们放心。”鹤峰县政协委员、团县委书记吴忠林表示。
“关爱妇女儿童是县妇联的重要职责,推动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县妇联要有更多的实际参与和作为。要组织更多的政协委员、社会爱心人士成为留守儿童的‘爱心爸爸(妈妈)’,并真正为孩子们办点实事。”鹤峰县政协委员、县妇联副主席程婉芹说道。
“我们将充分运用‘向红委员工作室’这个平台,继续组织社会力量办好家长培训班和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班,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实际帮助。”鹤峰县政协委员、县新联会会长向红表示。
鹤峰县政协委员、文史专家,75岁高龄的退休干部向宏理主动要求参加这次院坝协商会。“多抽空给孩子们讲些革命故事、红色故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种下理想信念的种子,为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们快乐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要让孩子们走出来,动起来,嗨起来,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干自己喜欢干的事。”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要长期坚持,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玩耍的乐园。”
……
政协委员们争相发言。
推动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鹤峰县政协及相关部门、向红委员工作室经过多方征求家长和孩子们意见,结合现有活动室的实际,分别筹资为雷家岭安置点捐赠了LED灯、防撞软包装、墙角软包装、泡沫地垫、棋内套装、羽毛球拍、乒乓球拍、水彩笔、图画本、故事绘本、恒温饮水机、小学生作文书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儿童喜欢的益智玩具、学习用品。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多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并长期坚持,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最关键的是让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措施最终落实落地,切实发挥作用,产生良好效果,建设好家长、孩子、社会多方满意的儿童友好型社区。”鹤峰县政协主席覃长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