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专利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国家知识产权局解答

极目新闻 2025-01-15 11:33:52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专利转化问题是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1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积极推进专利转化运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明显成效。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是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年多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各部门各地方积极推进行动落实,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通堵点,取得一系列明显成效。

一是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22个部委组成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进机制高效运行,围绕科技、产业、企业、金融等领域出台相关政策文件50余份,各地方结合实际制定专项行动落实方案,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形成了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历史上首次完成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134.9万件存量专利盘点,组织45万家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和匹配推送,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出台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等系列政策文件,指导认定第二批专利密集型产品3000多件,产值超9400亿元。

1月15日.png发布会现场(图源:国新网)

三是堵点难点逐步打通。强化专利转化运用激励导向,推动优化各类评价指标。推动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专利转化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等有利于专利转化运用的长效机制。会同科技部等5部门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声明制度,目前已声明专利25.6万件。

四是运用效益明显提升。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推动2万多件专利实现落地转化或达成合作意向。全年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7.6万次,同比增长39.1%。全面落地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达成开放许可8200余次。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聚焦专利产业化这条工作主线,在供给端,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持续推动专利质量提升,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高价值专利,夯实专利转化运用的质量基础;在需求端,进一步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一体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专利池、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作用;在政策端,进一步协同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持续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激励政策;在服务端,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作用,进一步构建专利转化运用良好服务生态。

责任编辑:黄潘婷 值班主任:魏曦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