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摄影记者 刘中灿
通讯员 张益游
7月16日,是武汉人熟悉的一年一度的“渡江节”。这个被武汉人根据方言发音亲切地称为“豆浆节”的日子,已经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大众“游泳日”。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在W506号艇上向渡江群众挥手 (湖北省档案馆供图)
这一天,因为毛泽东畅游长江而为人所熟知。但是,毛泽东前后畅游长江多次,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这一天?极目新闻从湖北省档案馆的馆藏档案里,寻找答案,找寻“7·16”背后的故事。
到中流击水,毛泽东曾两年里七游长江
水,与毛泽东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游泳,更是他平生的几大爱好之一。
年轻时,他在湘江橘子洲头意气风发,“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大革命失败后,他远眺长江,触景生情:“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而在长江里游泳,更是被他视为一大乐事,“到江河湖海游泳,到大风大浪中锻炼”,是他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号召。极目新闻在湖北省档案馆检索发现,湖北省体育局一位工作人员的手写稿纸,记录了毛泽东在两年里七次畅游长江的经历,而且每一次的时间、距离,包括天气,都有详细记录。例如:
1956年6月1日,风力2至3级,水温21度至22度,流速1.2至2米,从武昌汉阳门到汉口谌家矶。游了2小时4分钟,游程26华里。
1956年6月3日,从汉阳鹦鹉洲附近的湖泊所到武昌八大家附近,游程28华里。
1957年9月5日下午5时,风力4级,水温27度,从武汉长江大桥5号桥墩的地方下水,到汉口四唯路附近上船,游了30分钟。
……
在今年6月30日,湖北省档案馆“红色讲堂”第三讲的课堂上,东湖毛泽东故居陈列馆馆长沈晖介绍,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后,毛泽东在东湖宾馆南山甲所,创作了一首词,这就是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正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
5000人横渡长江,档案里看当年的盛况
1966年7月16日,这一天正是今天渡江节的由来。这也是武汉市第十一届横渡长江活动举行的时间。
长在长江边的武汉人,夏天最爱游泳。湖北省档案馆查询到的湖北省体育局写于1960年的请示件,就正式向湖北省政府建议,批准举行渡江节。请示件中建议,渡江节每年一次,由沿长江十二城市团委、体委等部门联合主办,时间以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为宜,可以由十二城市轮流主办,以长江上游的重庆为第一届主办地。而在武汉,正是从1956年毛泽东第一次畅游长江后,就开始举办全市规模的横渡长江活动,1966年,已经是第十一届。而这次横渡长江活动的盛况,也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一届。
从湖北省档案馆查阅到的1966年7月8日上午的试渡方案,我们可以一窥当年的场景。
根据方案,试渡队伍从武汉市武昌区的丁家巷和火巷两处码头下水,终点为汉口滨江公园。各单位按民兵建制,每30到40人编成一个排,每个排分为3个班,每个班内成立3到4个互助组。各队错开10分钟下水,9点钟,仪仗队第一个下水。最后一个下水的是大专第二民兵团,10点45分才出发。整个活动的参与人数达到5000人。
最前排的仪仗队,举着100面红旗和3块大标语牌,后面的几个方队,也有多面标语牌,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水上大军,在长江上劈波斩浪,盛况可想而知。
既要展示精神风貌,也要争取让参与的队伍一个不能少地渡过长江,这也是历次横渡长江的宗旨。所以在方案里,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细心的安排:
“每个排应尽量在一起,游得快的同志要等游得慢的同志。”
“游泳途中要加强互助,互助组的同志要始终在一起。每个排的两名救生员(少先队队伍及女子队伍每个排3名救生员),要带竹竿及其他简单救生工具,随划子担任救护工作。”
“运动员出发前不能太饿,不能喝太多的水。前一天一定要休息好。”
会当水击三千里,小艇见证“闲庭信步”
“7·16”这个特殊的日子,最为人铭记的,是毛泽东也和横渡大军一样,下水游泳。1966年,他已经73岁高龄,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畅游长江。
在汉口江滩,武汉横渡长江纪念馆里,记录着毛泽东最后一次畅游长江的数据:1966年7月16日上午11时,晴天,阵风4到5级,水温27℃。毛泽东从武昌大堤口下水,到青山武汉钢铁公司附近出水,历时1小时5分,游程30华里。
这次游长江,毛泽东是从武警船艇大队的W506号交通艇上下水的。湖北省档案馆和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都收藏了那张著名的照片:穿着浴袍的毛泽东,在W506号艇上向渡江群众挥手致意,而他的身后,正是《水调歌头·游泳》中提到的“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这张由著名摄影师钱嗣杰拍摄的照片,也成了“7·16”的永恒记忆之一。
毛泽东乘坐的W506号艇,在退役后被捐赠给了武汉横渡长江纪念馆,并成了该馆的镇馆之宝。2018年渡江节前夕,这艘修葺一新的小艇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并有了一个新的名字:66-716号,这正是为了纪念那伟大的一天。“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武汉横渡长江纪念馆里,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讲述着毛泽东和长江的故事,而在室外,66-716号面对长江,成为这一切无言的见证者。
66-716号艇
正是从这一天起,武汉渡江节有了固定的时间,它也成了英雄城市一张亮丽的名片。武汉7·16渡江节在2013年时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十佳赛事,是全国公开水域唯一的、历史最悠久的群众性游泳赛事活动。2015年8月28日,武汉的渡江习俗入选武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汉也成了全国“7·16全民游泳健身系列活动”永久主会场。
今年7月16日,当健儿们再次跃入江水时,他们也许又会想起,毛泽东的那句著名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