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北方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气温居高不下。记者在北方多地了解到,高温“烤”验下,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眼下正是夏播的关键时期,持续的高温干旱对北方夏播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连日来,正值河北邯郸秋粮作物播种和生长的关键期,做好抗旱工作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河北邯郸广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海洲告诉记者,该地通过多条沟渠,紧急从岳城水库调水400万立方米,进一步保障农户顺利灌溉。
农业机械在抗旱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邯郸邱县调度区域内60台卷盘式喷灌机,为缺水地块进行浇灌。
邱县后孝固村村民付雪林说,卷盘式喷灌机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块,调整喷水的直径,使用范围较广,同时相比较大水漫灌,每亩地至少要节水30%以上。

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北阳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开展灌溉浇水。
淇县北阳镇种粮大户刘明元说,“我的600亩地全部用滴灌,主要这个设备很高效,最少能节水30%以上。”
据了解,鹤壁市秋作物预播面积153.31万亩,当前全市夏种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以抗旱浇水保苗为主的田间管理正在有序进行。目前,当地抗旱灌溉面积已达80多万亩。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靳海林在采访中说,目前已经组织了7个技术指导组,分赴县区指导咱群众浇好“蒙头水”,抗旱保苗。“出苗以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苗期管理,为我市秋粮生产打下良好基础。”靳海林说。

在河南省郑州登封市,为保障农业灌溉用电需求,国网郑州供电公司组织人员深入农田,开展跟踪保电服务,对涉农的灌溉线路设备加强巡视,重点对机井、泵站开展拉网式巡查。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颍阳供电所副所长郭晓博说,国网郑州供电公司逐村了解农户灌溉用电需求,对农村灌溉用电的机井、泵站开展拉网式巡查,加强对灌溉线路设备的巡视运维工作,全力保障农灌用户安全可靠用电。

6月15日,在河南省兰考县三义寨引黄总干渠渠首右岸黄河滩区,三义寨提水泵站将黄河水抽入商丘干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恒摄)
在河南省濮阳县,当地水利、河务部门科学调度水源,开启引黄灌区提灌抗旱工作,全力保障农作物用水需求。
濮阳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孙兴礼表示,下一步县水利局将严密监测旱情,进行会商研判,科学调度水源,全力保障夏管夏种用水需求。
山东临沂市沂水县自今年4月份以来,平均降水只有41.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1.6毫米。眼下正是夏种关键期,天气干旱给夏种和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今年这个天太旱了,如果浇水不及时,种上玉米,这苗也出不齐,影响产量。”当地村民韩庆利说。
为此,沂水县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以各乡镇水利设施为枢纽,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作用,加强保水和供水调度。杨庄镇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赵瑞勇告诉记者,目前,当地已组织1200辆车,2000多人,保障灌溉运水,可以有效缓解旱情。

同样受影响的还有临沂蒙阴县。当地水利部门了解情况后,采取引水措施,通过灌渠从岸堤水库向蒙河调水,为沿河果园、农田提供了有效灌溉用水。海北村党支部书记刘元华表示,使用水泵抽蒙河水,灌溉夏玉米500多亩,桃树等果树约800亩。
为全面缓解旱情带来的影响,临沂市6座大型水库、25座中型水库以及部分小型水库已先后开闸放水。
目前,蒙阴县受旱的14.08万亩农作物,有80%旱情已得到有效缓解。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近日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43亿元,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省受灾地区做好抗旱防灾救灾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