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地铁基坑突发涌水涌砂如何处理?武汉市住更局应急演练给出答案

极目新闻 2025-07-03 16:26:05 阅读量:

极目新闻记者 叶嵘

通讯员 廉新斌 丁睿瑛

“报告!基坑北侧26轴地连墙出现线状渗漏水并夹带泥沙。”

紧急疏散,拉响警报!

项目应急体系立即启动:基坑内16名作业人员迅速通过逃生通道安全撤离;警戒疏散、抢险救援、物资保障、施工监测、调查取证、医疗救护等6个应急小组火速集结;信息第一时间上报至武汉地铁股份公司分管领导和武汉市住更局指挥部。

这一情形,发生在7月3日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四期国博中心北站项目。当天,武汉市住更局在该项目组织开展了市政基坑工程涌水涌砂应急救援演练,旨在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市政基坑工程突发涌水涌砂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局长蔡松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认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落实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市政工程安全风险隐患,严肃处理问题隐患,倒逼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要夯实应急基础,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有效处置。

IMG_5708.jpg应急演练现场

智慧监测触发应急响应

“涌水涌砂”是深基坑、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施工中极易遭遇且危害性极大的突发性险情。它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高、破坏力大、处置难度高等特点,一旦发生,不仅严重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极易造成周边建筑沉降,甚至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对城市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构成严峻挑战。

当天的活动由湖北省住建厅指导,武汉地铁集团、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武汉市市政行业协会、中韬华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9支市级应急救援队伍(汉阳市政集团、中建三局、中铁十一局、中交二航局、武汉市政集团、武汉城建建设公司、武汉誉诚千里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杰仕行公司)分管负责人到场观摩。

本次演练设定场景为:连续多日出现大到暴雨,江河湖水暴涨,城区出现内涝。

国博中心北站深基坑(最大深度达38.7米)施工面临严峻考验。上午9时10分,智慧监测平台值守人员发现并报告基坑北侧26轴地连墙出现线状渗漏水并夹带泥沙,且呈增大趋势。项目负责人宋福中立即下达指令:紧急疏散,拉响警报!

image.png智慧监测值守人员发现险情

IMG_5695.jpg应急小组火速集结

基坑内16名作业人员迅速通过逃生通道安全撤离,同时,项目应急体系高效运转,警戒疏散、抢险救援、物资保障、施工监测、调查取证、医疗救护等六个应急小组火速集结。信息第一时间上报至武汉地铁股份公司分管领导和市住更局指挥部。

武汉市住更局指挥部副指挥长汪文兵、指挥长谢诗伟迅速响应,要求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专家赶赴现场,同时指令中铁十一局、中铁大桥局两支市应急队伍驰援。

科学研判精准封堵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抵达后,结合基坑智慧监测平台实时数据和施工图纸,迅速研判确定“基坑内反压封堵结合坑外地表注浆”的抢险方案。警戒疏散组迅速封锁现场;

抢险救援组携带沙袋、铁锹等物资深入基坑,对涌水点进行彩条布覆盖、沙袋围堰堆码反压;

物资保障组高效调配物资,利用汽车吊向坑内吊装堵漏沙袋;施工监测组加密监测频率,实时反馈基坑变形、沉降及水位变化数据。经过约10分钟紧张有序的坑内封堵作业,涌水带砂情况得到基本控制。

005.m4v.00_00_42_04.Still004.png抢险救援组携带物资深入基坑

DJI_20250703092211_0583_D.MP4.00_02_49_40.Still001.png吊装堵漏沙袋

监测数据显示渗漏点周边地面沉降明显,根据专家方案,抢险组立即引导引孔注浆一体机就位,启用预先建立的应急注浆系统,调配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钻孔深度精准达到渗漏点下方1米后,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注浆压力(0.3~1.0MPa)和流量(20~50L/min),进行地表加固止水。约1小时后,完成1孔注浆(约8方),注浆压力达标且吸浆量显著降低,坑内观察确认,地连墙渗漏基本消失。

险情解除总结复盘

10时10分左右,监测数据趋于稳定,险情宣告排除。抢险救援组报告坑内积水抽排有序进行;医疗救护组确认人员安全无虞;调查取证组初步查明险情原因为连续暴雨致地下水位剧增、坑内外水头差过大,加之墙缝钢板封堵不及时。项目负责人宋福中在总结中强调,必须持续监控隐患部位、严防次生事故,并立即召开分析会深挖原因、完善措施,筑牢后续施工安全防线。

演练结束后,武汉市住更局副局长谢诗伟对演练进行点评:演练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参演队伍行动迅速、配合密切,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达到预期效果。

他表示,希望武汉市、区各部门以此为契机,提升住房和城市更新领域应急处置水平。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责任编辑:叶嵘 审核人:林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