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南京有了新蓝图

现代快报全媒体 2024-12-06 22:50:39 阅读量: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南京有了新蓝图。12月6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规划》,南京“双机场”的建设布局更加清晰,到2035年,南京将全面建成链接全球、辐射全国、区域共享的海陆空运输网络。

到2035年,南京全球通联水平国内领先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赋予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对标国家批复的其他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南京海陆空方式齐全优势明显,但航空、港口、铁路等枢纽的国际功能均不突出。

《规划》提出,到2035年,南京将全面建成链接全球、辐射全国、区域共享的海陆空运输网络,以多式联运、多站联动为标志的综合交通枢纽服务体系,成为要素集聚程度高、区域辐射能力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届时,南京全球联通水平国内领先,20小时航空连通苏皖两省95%以上的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机场国际及港澳台旅客吞吐量占比提升至15%以上,航班正常率高于90%;近洋航线覆盖70%左右的RECP国家主要港口,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630万TEU。枢纽运转效率显著提升,货物等待时间进一步缩减,多式联运换装不超过1小时。

同时,与国内城市群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科创中心城市和重要旅游城市实现3—5小时“双高”便捷通达(空中快线、高铁动车),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建成“空地一体”出行网络(超高速磁浮、低空飞行),都市圈内实现0.5—1小时“双快”通勤(城际铁路、快速路)。禄口机场空铁联运网络1小时覆盖南京都市圈,2小时基本覆盖江苏省和安徽省设区市。建成以枢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融合中心,枢纽经济区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

建设双机场,加快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建设

此前热议的双机场建设,也在《规划》中有了更加详尽的体现。

《规划》提出,要打造全球50强的航空枢纽,谋划“一城两场、双枢纽运行”新格局,强化南京禄口机场全球链接、洲际直达能力,打造面向亚太、联通全球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重点争取打造成为国际货邮核心枢纽;适时启用六合马鞍机场民用功能,逐步打造服务南京都市圈江北和皖东北地区的支线机场,为禄口机场拓展国际业务腾挪空间。

在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推动南京禄口机场现有双跑道独立运行。加快推动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建设,新增国际货运区,按照2035年旅客吞吐量8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5万吨、飞机起降60万架次规划建设,提供与全球50强航空枢纽定位相匹配的客货保障能力。新建长远距第三跑道、61万平方米T3航站楼及楼前综合交通中心等,新建满足28万吨保障能力的货运设施和维修机库等配套设施。预留建设北二跑道和南三跑道、南区卫星厅、T4航站楼的空间条件,推动实现多条跑道之间的独立运行。

到2050年,禄口国际机场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30万吨、飞机起降87万架次的运输需求。机场国际及港澳台全货机通航点数量达20个,客运通航点数量达70个。

推动城际铁路、市域快线引入禄口机场

强化禄口机场枢纽功能,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必不可少。《规划》提到,将推动宁扬宁马、宁宣铁路等区域城际铁路和市域快线引入禄口机场,推动机场辐射范围由100公里拓展至300公里以上。推动机场与区域高速公路网、快速路网、普速路网的深度融合,规划形成机场地区“高速环+快速环+普速环”的路网布局,服务不同层次的集疏运需求,加快实施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等项目。

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规划》也提出了优化城市候机楼及异地货站布局的计划,在候机、票价、购物、货物运输等方面为公众提供多种福利与便捷。依托宁扬宁马铁路、宁宣铁路等高速铁路无缝接入机场的有利条件,推动禄口机场异地航站楼由汽车客运站向铁路客运站优化转移。鼓励航司与上海铁路局积极创新合作模式,推行空铁联运优惠票价,探索利用高速动车组列车提供空铁行李直挂服务。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办公需求较为密集的站点布局城市航站楼综合体,全链条落实“站城融合”理念,打造“市内消费+预办登机”重要节点。推广禄口机场苏州货站经验,构建禄口机场异地货站网络体系,前置机场航空货物运输服务,无缝对接企业空运需求,实现“货站交货”视同“机场交货”。围绕禄口机场站,探索利用高铁确认车或开行高铁快运专列,实现货物空铁联运。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李娜

责任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