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杨胜慧:“复婚休婚假”引热议,法定权利为何执行不一?

红星新闻 2024-10-24 19:19:17 阅读量:

作者杨胜慧(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近日,关于“离婚又复婚能否休婚假”的话题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人生大事没有谁会为了几天假而闹着玩;有人则表示,这会留下漏洞,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从现状来看,不同地区、不同公司对此规定存在差异。

据澎湃新闻梳理,《天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关于婚假唯一的条款是第十八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享受婚假十日。更早前的2022年7月,天津市人社局曾在答复相关问题时称,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享受婚假10日,结婚登记不区分“初婚”“再婚”“复婚”,因此均在婚假享受范围内。

而据安徽相关文件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结婚(不含复婚)的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3天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10天。与该安排类似的还有乌鲁木齐等地,认为新增加的20天婚假只适用于初婚,再婚者只享受3天的基础婚假。

综合来看,有的地方复婚只能享受3天基础婚假,有的地方复婚则可享受与初婚同样的延长婚假天数。除了地方的具体规定存在差异,不同公司对员工复婚或再婚的婚假审批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杭州市余杭区工作的伍女士2020年8月与丈夫离婚,计划于今年底复婚,咨询是否可享受13天婚假。“公司HR这边说,跟同一个人复婚不享受婚假,我认为,其实按法律来讲复婚也是能够享受的”。对此,余杭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没法对这个政策本身做解答。从我的理解来说,复婚也是结婚,跟正常的结婚没什么区别,没有说复婚还有单独什么规定。”

其实,公众对此议题的关注,一方面源于,多地延长婚假天数后引起社会对婚假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现行规定在适应社会变化方面或存在一定滞后性,需要调整和细化,以实现公平性。

婚假,是国家法律赋予结婚夫妇在完成结婚登记后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假期,旨在保障婚姻生活的质量。婚假的延长,是对传统婚假制度的积极改进,以适应我国人口发展的新趋势。当前,我国适龄青年的结婚及生育意愿呈现下降趋势,地方对此问题高度关注,并在地方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婚假天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一举措体现了政府在婚育问题上的支持与鼓励,有助于新婚夫妇特别是跨地域婚姻的夫妇有充足时间筹备婚礼。

同时要看到的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为购房或售房而进行的“假离婚”现象,但这些现象一般存在于房价高且限购的大城市中。这部分人群往往不愿意公开其复婚情况,可能更不会申请休婚假。平均到用人单位来看,员工离婚后再复婚的现象可能相对较少。用人单位在考量“复婚请婚假”一问题时,不妨更具人文关怀一些。

事实上,“复婚能否休婚假”并非简单的黑白问题,而是涉及法律、理性与情感的复杂议题。从法律层面来看,规定是明确的,复婚同样享有婚假权益。然而,争议的产生源于人们在理性和情感层面上的不同看法,比如认为复婚并非首次婚姻,从理性和情感的角度来看,似乎缺乏充分的合理性。

对于此问题的争议,实际也是社会观念变迁的一个缩影。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婚姻观念的引导,倡导理性、健康的婚姻观,让公众认识到婚姻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体现,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从长远来看,要彻底解决“复婚是否享有婚假权益”等争议,还需从法律层面进行完善,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修订工作,明确婚假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确保法律法规的公平性和适用性。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展现宽容态度,对员工休假的申请进行妥善安排。对于个人来说,更要明白婚姻不应被视为儿戏,要避免“闪婚闪离”“快结快离”等不正确的婚姻观念,增强对婚姻的责任感。

“复婚能否休婚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公众教育的普及和企业文化的构建等措施,逐步消除争议,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媒体立场)

责任编辑:黄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