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龙盘荆楚,月圆江汉,江城茅友古琴台遇“知音”

极目新闻 2024-09-15 14:12:35

极目新闻记者 钟妍

通讯员 金石

d2605fc74ccd2fff6f415d99fe9901f.jpg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春秋时期,一张古琴、一曲《高山流水》,两位音乐大师相遇,一位抒发心志、一位解读心声,成为“知音”。

“知音”起源之地,相传位于湖北武汉古琴台。9月13日,中秋前夕,百余位“茅友”步入匾额上书有“古琴台”三字的山门,依次游览知音馆、印心石屋、高山流水馆等,并在其中感受茅台43度、53度、陈年等系列多款产品的文化韵味。

e342737f20cca392d0f6599ffca4eba.jpg

回顾整场“龙盘荆楚·月圆江汉”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鉴赏会,“茅友”们东对龟山、北邻月湖,在地理上遇见彼此,在心灵上相逢知己,相聚之时,亦是体验由“朋”向“友”转变的白酒消费场景。

龙茅与江城,恰如“高山流水”般的天作之合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的琴声,在子期看来,犹如巍巍高山,亦如滔滔江水。后来,子期离世,因再无“知音”,伯牙不再鼓琴,成就“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世佳话。

b01f94d5455631f1c9eddef5d1f7caa.jpg

对于高山来说,流水是“知音”;对于美酒来说,懂酒的人是“知音”;对于品牌来说,消费者是“知音”。一场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鉴赏会,便是懂得茅台、懂得美酒的“知音”聚会。

诞生自西南群山中的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每一滴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精华与时间的醇厚。以生肖为引,更赋予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酒体独特的文化韵味与收藏价值。

b3db0429ef21eeec7f6c44f7fbbf306.jpg

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段建桦在现场表示,蜿蜒穿行于川、黔、滇三省边界的赤水河,最终汇入长江,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内创造的长江文明早早将武汉与茅台的缘分拉近。

bb6c3e7ff14dc2f674132fff3d1af71.jpg

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来到湖北武汉,在段建桦看来,是在武汉城市文明的根脉之上溯源“龙的根源”,传承传统精神文明的基因,正是以文化产品为载体,在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中,让传统之光以新方式延续。

当这来自高山的佳酿跨越1000多里,最终到达武汉这座“江城”,与长江相遇,与世人相遇,与“茅友”相遇,恰如“高山流水”般的天作之合。

水,让知己相逢,也酿造一瓶好酒,举杯轻酌之间,是精神的契合与文化的共鸣。

中秋将至,团圆情深意更浓。在古琴台,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成为连接古今、融汇南北的桥梁,让每一位“茅友”在月圆团聚时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知音”之情。

与此同时,作为2023年白酒销售规模超过300亿元的大型重要白酒市场,湖北武汉是其中重镇。在全年重要的销售旺季阶段——中秋,以武汉为据点焕新营销概念举行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鉴赏会,对于茅台品牌“友”式关系的诠释能起到样板带头作用,借助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得到更为深远的传播。

“龙”与“酒”碰撞,延续中华文化基因

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鉴赏会现场,酒醉梦醒的“苏轼”,“穿越”到古琴台与楚剧演员献上特别艺术演绎《酒逢知己》,拉开了活动序幕。

fb40ba8ee0b95a7f1ab37f8300df1f6.jpg

北宋元丰三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苏轼从汴梁出发来到黄州,在好友的帮助下,于城东坡地购置田地耕作,田地不远处就是奔流东去的长江。在长江文化的包容接纳下,世间多了一位“东坡居士”,留下不少千古绝唱。长江,堪称苏轼的知己。

荆楚之韵,由此感受。

因山河而起,与自然相依的武汉,始终居于长江文明传承发展的枢纽地位。位于湖北黄陂叶店村的盘龙城遗址被称为武汉“城市之根”,3500多年前先民们在盘龙城用勤劳与智慧留下“龙”的图腾。

206086e6e20a813bc97e1dcd4f4022a.jpg

著名考古学者、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所)长,二级研究馆员万全文以《盘龙城:龙的文明、水的文明、酒的文明》为主题,分享“龙”在这片沃土上的生生不息。

“2014年1月1日在杨家湾17号墓出土的金片绿松石镶嵌龙形器,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商代早期最完整成型金器,盘龙城也出土了诸多青铜酒器。”万全文表示,荆楚大地上,“酒”与“龙”产生的深刻联结,可从中见证。

“龙,一直来说,是精神上的一种信仰,而通过鉴赏会上文化学者的讲解,更具象化了。”“茅友”王女士向“茅台时空”说道,“守根护脉,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龙茅系列鉴赏会就带领着我们一起寻根、守根。”

f5ce79ce758de69191d1a5ec80a1ca19_pub_cb202409151123052751935jqb.jpg

今年以来,自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亮相起,便同步开启了“守根护脉·礼敬中华”文明之旅,始于“浙江·良渚”,流经“洛阳·二里头”“济南·城子崖”,第四站走进“武汉·盘龙城”。每一站都各自鲜明、独具特色,它承载着茅台生肖酒文化与品质的双重属性,延续着龙茅系列活动的“精气神”,对溯源“龙文化”根脉,持续挖掘“酒文化极致”,都意义非凡。

湖北人朱先生也表示,鉴赏会现场国风味浓,“投影艺术片《月圆酒满》让我非常印象深刻,青铜器文化、知音文化、龙文化和酒文化都体现得很好。”

“友”式关系的缔结,“茅粉”向“茅友”进阶

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是如今白酒市场创新思维下的大势所趋,更注重消费者在品饮前、中、后期的体验感。此种背景下,茅台所给出的“卖生活方式”解法,更凸显茅台品牌的价值主张。

几天前,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第十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品全球佳酿 享美好生活”高峰对话上表示,希望厂家和消费者之间,能变成“友”的关系、变成知音的关系。茅台正充分发挥工业旅游优势,着力转化从“朋”的利益相连到“友”的爱好相同,积极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在他看来,“友”由共同爱好相结合所产生,本质上是让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同时,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因此,作为厂家,茅台要设身处地去为消费者的消费场景进行思考,让消费者的精神感到满足。

d767fda69b670d9e9e0a5d39e19f425.jpg

“二十多年前,我就开始成为茅台忠实的粉丝,从而开始接触、爱上酱香酒。现在我们的好友聚会上,茅台酒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也很明显感受到,茅台品牌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强烈主动性。”“茅友”汪先生说道。

在“友”饮的场景下,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相聚,品尝着茅台酒,相互分享生活感悟,精神层面的交流更加深入,不仅拉近彼此距离,更巩固双方情谊。“月圆家宴”上,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陪伴好友相聚,回顾过往点滴,因茅台而起的情谊,将会如同瓶中佳酿一般,历久弥新。从“茅粉”升华为“茅友”,茅台品牌与消费者情谊的进阶在“天下知音第一台”达成。相信每一位“茅友”共赴这场关于重情、守信、仁爱、和合人生哲理的盛宴,能体会到茅台对彼此“友”式关系的重视与尊重。

责任编辑:李伟 值班主任:魏曦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