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因为AI,光谷青年科学家、企业家一起听了一段脱口秀

极目新闻 2025-04-26 10:58:04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通讯员 黄诗语

“我爷爷学会的第一个英文词语是DeepSeek。”“在光谷,我同学也在研究人工智能,我跟他说自己想买一个模型,他问我是视觉大模型还是语言大模型。我说是乐高模型。”“现在的小朋友,身边最聪明的朋友,可能就是kimi、豆包和DeepSeek……”

活动现场.jpg

4月24日下午,由武汉东湖高新区团工委主办、光谷人才集团承办的“蝶变创享+”光谷青年AI创未来专场活动在保利光谷中心举行。人工智能领域的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和政府职能部门、青年学子齐聚一堂,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转化,还一起欣赏了由武汉大学化学博士、开饭喜剧创始人、脱口秀演员“叨叨”讲述的AI故事。

在他讲述的脱口秀故事中,普通的老人都开始对大模型产生兴趣,年轻的科技人员正热衷于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似乎是“百事通”的各种大模型已经进入大人小孩的工作、生活中。他对AI“十三岁知天命”的吐槽,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科技浪潮的汹涌澎湃。

脱口秀.jpg

“当人们持续把AI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时,甚至进入文娱节目中时,不可否认,属于AI的时代已经到来,它可能像电一样融入了生活,拉近了未来。”“叨叨”透露,他手上搜集到的AI相关话题素材越来越多,以前在光谷表演相关节目时,能产生很好的“笑果”。他觉得,这大概跟光谷聚集了很多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和企业有极大的关系。

他在活动现场,听到了武汉市经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带来的《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专题报道,其中的介绍与自己的猜测相印证:当前光谷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500家,占全市总量的68%。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正在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加速发展,从政策支持到场景落地全链条赋能,提供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环境。

在场的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领略了脱口秀演员对AI的调侃与思考,也通过主旨报告交流,向大家分享了不断出新的AI实践和美好前景。

青年专家分享.jpg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刘尚博士以《人工智能全景空间站》为题,系统解析大模型技术驱动下的人工智能产业革命。当前AI技术正从单一突破向多领域融合演进,通信技术与AI的深度耦合将重塑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产业格局。

武汉手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分享嘉宾、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系主任邓俊,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天问”的突破:技术上,柔性压阻式触觉传感器实现微力感知精度,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设计上,融合《楚辞・远游》文化意象,采用黄金分割比例赋予机器人亲和力与科技感。

活动现场,东湖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团指委揭牌。李立、刘尚、李淼、邓俊、张暐等5位专家受聘为“光谷青创导师”。未来将通过项目诊断、攻坚陪跑等方式,陪伴青年创业者成长。

聘任创业指导老师.jpg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学子围绕“未来世界人工智能是否能够代替人类法官”展开思辨交锋,引发对技术伦理的深刻思考,彰显科技向善的重要价值。

AI话题辩论.jpg

“叨叨”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得更好,他自己的脱口秀节目会增加更多新鲜话题的素材。有青年科技工作者说,AI元素更多出现在千行百业甚至是文娱节目中,说明它应用前景无限。

(通讯员供图)

责任编辑:王原贵 审核人:吴昌华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