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徐楠
如何把握家庭教育中“约束”与“放手”的尺度?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如何形成育人合力?2025年4月23日下午,武汉市硚口区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在东方红小学(长安校区)举行“家校携手,同心育未来——协同育人赋能成长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硚口区社区教育学院主办,长丰街道永利社区、东方红小学(长安校区)协办,东方明见心理提供技术支持,吸引了百余名家长、辖区居民及社区工作者参与,通过专题讲座、专家咨询等多元形式,为家庭教育注入科学动能。
专题讲座:探寻“收”与“放”的平衡之道
讲座伊始,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所研发主管、心理治疗师肖萍萍老师以《家庭教育中‘收’与‘放’的艺术》为题,为现场家长揭开科学育儿的核心密码。
肖老师针对6-12岁儿童特点,系统解析该阶段儿童发展的核心任务,进行成长解码。她指出:“教育是一场温柔的悖论——父母挣脱了旧枷锁,却可能因过度干预或放任而陷入新困境”。因此家长需警惕“高投入低效能”的教养陷阱,强调“科学的‘收’是守护成长底线,‘放’是给予探索空间”。
她以“放风筝原理”比喻教育尺度,线长应与年龄及能力匹配,“既要允许试错,也要在安全范围内引导”。并给出家庭教育四大实践策略:先联结再教育、立规矩促自立、激优势助成长、多鼓励少批评。
现场家长频频记录要点,一位二孩母亲感慨:“以前总在严厉和纵容间摇摆,今天终于知道如何寻找平衡的支点。”
专家面对面:精准破解育儿难题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硚口区人大代表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全国道德模范杨小玲、武汉市心理学科带头人张文、来自公安战线的高级警长徐红哲、武汉市百优社区工作者陈芳四位人大代表组成专家团队,从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法律安全、社区服务等方面为家长现场提供“一对一”咨询与答疑服务,针对性解决个性化问题。硚口区社区教育学院陈顺涛院长全程参与活动,也接受了家长现场咨询。家长们与专家们交流时专注的神情、急切的眼神,以及专家们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的模样,让本次活动的主题愈发深入。
协同共育:织密成长“守护网”
作为硚口区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之一,本次活动凸显资源整合与多方联动特色。通过社会、学校、社区、家庭等相关要素的协同,促进育人新生态的构建。硚口区社区教育学院负责人表示:“通过搭建沟通平台,我们正将孤立的‘育儿孤岛’连成互助的‘教育大陆’。未来也将整合更多社会教育资源,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团体心理辅导、科普知识宣传等活动,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建设模式及途径,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助力青少年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