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孙逊 董兴龙
在大多数人眼中,法医是一个神秘而严肃的身份,警察则是危险而崇高的职业,而马拉松则是挑战极限的运动。然而,有这样一位90后民警,他不仅是一名专业法医,还是一位能在马拉松赛场上跑进3小时以内的精英跑者。他就是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刑侦大队法医韩谦,一位用行动诠释“不想当跑者的法医不是好警察”的跨界达人。
科班法医:内敛沉稳,追求卓越
韩谦于2015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4年在校期间专业成绩突出,多次荣获奖学金,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季,面对从医或者从警的抉择,他选择将白大褂穿在“警察蓝”外,于2019年加入武昌公安,他始终坚守在基层法医一线,秉持“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职业信念,恪尽职守、履职尽责,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医警察。基层法医警察不仅要做各类专业鉴定,更需要出入各类案发现场,有时甚至危险重重,面对这些困难挑战,他积极学习,很快进入工作状态。面对复杂的案情和繁乱的现场,他始终以严谨细致的态度收集每一份证据,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份鉴定,他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因为长期熬夜加班及工作压力,外加作息不规律,他的体重超重,2023年底,体检查出脂肪肝。他决定开始通过跑步来实现减重减压,却意外发现奔跑与法医工作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法医工作常需在复杂现场连续奋战十余小时,对体能和意志是双重考验,而42公里的马拉松极限挑战则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突破。
精英跑者:突破极限,跑进3小时
从最初的5公里到全程马拉松,韩谦的跑步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给身体和工作减压,在工作之余他投入到训练中,从清晨的长江边,到夜晚的东湖畔,都留下了他挥汗如雨的身影。自2023年底至今,他已连续坚持跑步58周,累计跑量达到三千多公里,他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在2024年北京马拉松比赛中,他以2小时59分的成绩完赛,成功跑进3小时大关,跻身精英跑者行列。
这一成绩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他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精神的体现。韩谦说:“跑步和法医工作一样,都需要强健的身体和顽强的毅力。每一次突破极限,都是自我重塑和自我超越,这就是快乐。”
多重身份:平衡工作与热爱
作为一名法医,韩谦的工作繁忙而紧张,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跑步的热爱。他认为,跑步不仅让他拥有了强健的体魄,还让他在工作中更加专注和高效。
“请如实供述你的作案经过。”2024年11月中旬,辖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韩谦除了要进行现场勘查外,还参与审讯工作。犯罪嫌疑人李某(化名)看着戴着眼镜,面带稚气的韩谦,他显然没有当回事,敷衍地答道“我不清楚,搞忘记了。”
面对犯罪嫌疑人的轻视和逃避,韩谦没有慌乱,因为他手上有过硬的证据支撑。当天上午案发后,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详细勘查并现场查获作案工具,提取痕迹物证60余份,结合受害人情况和现场情况,他反推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和作案过程,还原案发现场,在审讯环节,他已胸有成竹。最终通过关键物证鉴定,成功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为案件定罪定性提供了关键支撑。
韩谦的多重身份让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因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荣获市局三等功及嘉奖,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公务员”、武昌公安分局十佳刑警、区级优秀共产党员。
对于未来,他充满期待。他希望继续深耕法医领域,为守护公平正义贡献力量;同时,他也计划在马拉松赛事中不断挑战自己,争取突破极限,取得新成绩。
2024年通过参加光谷马拉松,他成功获得直通2025年武汉马拉松的资格,这也是他的首次“汉马”之旅。
他的故事激励了许多同事和朋友,刑侦大队同事李家勇也加入跑步队伍,今年他们俩将与分局13名同事一道参加武汉马拉松比赛,在“汉马”赛道上为4万名跑者当好赛事“安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