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
通讯员 李周洲 龚珏煜
3月12日,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道3506社区的小巷里,植树的志愿者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在植树节当日,宝丰街道人大代表们、武汉血液中心志愿者们、3506社区居民们在社区的角落种下樱花树苗、桂花树苗、茶花树苗,期待着未来的花团锦簇。
而在硚口区,不论是大公园还是小社区,各地的植树、护树活动早已蔚然成风。数年前努力种下的一株株树苗,每到春天就会组成硚口的满城花海;现在新植的一株株树苗,将继续美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一株一苗,扮靓城市街景
据了解,3506社区为老旧小区,社区内绿化并不充分,小巷内难得的花坛多年来被附近居民改成了“菜园”。在今年植树节前夕,3506社区积极与在花坛种菜的居民沟通,双方达成一致后,社区决定把“菜园”变回花坛,植上各种树苗,让小巷内四季可赏花。“得益于近年来的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效,居民们感受到社区环境越来越好,所以大家对植树改善社区景观的方案都很支持,我们得以在植树节当天完成改造。”3506社区书记褚芹芹说。
3506社区植树活动现场
3506社区此次植树活动中,数十名志愿者共在6个花坛植下樱花树苗、桂花树苗、茶花树苗等20余株,让原先的“菜园”大变样。参与了此次活动的3506社区共建单位武汉血液中心党委副书记钟发康表示,武汉血液中心多年来定期围绕各节点来到3506社区开展共建活动,此次植树活动该中心还免费提供了全部树苗,为美化社区环境尽一份力。
硚口区宝丰街道人大代表彭耀军在此次植树过程中则不忘收集社区居民们关于持续美化社区环境、共建绿色家园的意见,他表示,他会继续履行好职责,把居民们的期待落到实处。
除了3506社区,硚口区各地也纷纷开展了植树、护树活动。遍布在城市角落的一株株树苗,终将组成春日里满城的花海。
今年2月,硚口竹叶海公园的“梅花坡”再次火爆全网,去竹叶海公园打卡梅花坡成为武汉人初春的必备项目。红梅、白梅竞相绽放,如烟似霞,绵延成一片“春日雪海”。市民们穿梭林间,或举家赏花,或拍照留念,甚至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只为一睹梅花坡的真容。
竹叶海公园梅花坡
但很少有人知道,频频出圈的梅花坡正是植树节的成果。2018年3月12日,硚口区园林局邀请300多名市民来到竹叶海公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公园的南山坡上种下了三百株梅花树。当时的人们或许未曾想到,这片稚嫩的幼林会在七年光阴里悄然蜕变,成为硚口春日的顶流打卡点。
从“小树苗”到“网红林”,这片梅林不仅承载着生态修复的使命,更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注脚。一位参与当年植树的志愿者说:“现在每次带孩子来看花,都会告诉他——你看到的风景,是许多人七年前种下的希望。”每一代人的栽树与守护,都在为未来埋下伏笔。前人种下的树,需要今人接力呵护;今人耕耘的绿意,终将化作后世的风景。
抚育管护让百年社梨树获新生
在硚口汉西建材市场,一棵树龄逾百年的杜梨树即将迎来盛花期。该树木曾是“隐匿于市井”的独特存在,被建材商店的墙体所包围,仅其树冠的上半部分露出屋顶。2022年10月,硚口区园林部门邀请了园林专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树木是武汉市中心城区内寿命最长的杜梨树,树龄大约为150年,也是中心城区唯一一棵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树,极为珍贵。为了使古树能够走出建材商店,重获新生,2023年,一场名为“让树自由生长”的协商会悄然展开。经过园林部门与市场管理方、经营商户的多次沟通,最终达成了共识——拆除古树所在建材商店的部分门面,将此区域改建成一个名为梨花驿的景点。
古杜梨树
摆脱了钢筋水泥的束缚,杜梨树终于得以自由生长。去年三月,古梨树迎来了“解绑”后的首次盛花期,满树白花如云似雾,吸引了众多武汉市民前往树下打卡。曾经的屋中隐士,如今成为了市民驻足打卡的“绿色地标”,这不仅象征着生态保护的胜利,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守护一棵树,就是守护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情感。
据悉,2025年硚口区的集中义务植树活动将于3月15日在张毕湖公园举行,当天将种植约180株梅花树,并对约600棵梅花、桃花、桂花树进行抚育管护。再过数年,这些幼小的枝条也将长成绯云般的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