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警笛鸣响在盲校,共同传承雷锋精神,武汉公安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极目新闻 2025-03-04 22:34:32

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摄影记者肖颢

通讯员 陈善文

“警察叔叔,我想听警笛的声音,特别酷!”3月4日上午,武汉市盲童学校院内欢声笑语。教学楼外,孩子们围着民警观摩体验警用装备;小礼堂内,民警和孩子们同台演出,合唱歌曲《真心英雄》,把节目推向高潮。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武汉市公安局在武汉市盲童学校举办以“致敬公安平凡英雄 鼓励盲童勇敢追梦”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讲解了安全防范知识,宣讲了公安英模故事,同台演出了节目。全国公安一级英模谭纪雄也来到活动现场,代表武汉公安接受了同学们手工制作、满载深情的礼物,向同学们回赠了“警察小熊”。

“这首以盲文书写的诗篇,献给邱建军烈士”

3月4日上午9时30分,“致敬公安平凡英雄 鼓励盲童勇敢追梦”活动在武汉市盲童学校小礼堂拉开帷幕。

“混天绫,身上飘,个人信息保管好。卡号密码验证码,不要泄露很重要……”青年女民警阮洋、张珏菡和鲍丹率先上台表演情景剧,提醒同学们谨防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人身侵害等安全知识。台下,同学们不断爆发出掌声和笑声。

阮洋告诉记者,这台情景剧是她们自己创作的,引用了时下最流行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元素,果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随后,武汉市盲童学校副校长张龙上台致辞。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向以邱建军同志为代表的武汉公安平凡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这不仅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更是对我们所有人心灵的一次深刻洗礼。”

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民警、邱建军烈士生前的同事陈弋戈,洪山区分局民警、邱建军烈士的警校同学黄崑等人,先后上台讲述了邱建军烈士生前的故事和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同学们的思绪沉浸在故事里,感动落泪。

随后,武汉市盲童学校六点天使艺术团的小演员们用一曲《彩云追月》来表达对英雄的敬佩:“邱建军就像是夜空中的星星,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平安,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希望这优雅的乐曲能带着我们的思念,飘向远方的邱建军叔叔。”

六点天使艺术团的小演员们合奏《彩云追月》

据了解,武汉市盲童学校“六点天使艺术团”是2013年成立的,其名称来源于构成盲文的六点字,寓意着孩子们像早上6点钟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12年来,“六点天使艺术团”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艺术团从最开始的3个乐器社团发展到后来的十八个艺术社团和两个体育社团。“六点天使艺术团”的孩子们克服了视力障碍带来的重重困难,在国内外的许多比赛中斩获各类奖项,也收获了自信和快乐。

“这是一首以盲文书写的诗篇,献给英勇的邱建军烈士。”“这是一幅描绘为民服务的画卷。这是用盲文点阵绘制的‘平安’‘police’等文字。”聆听了英模的感人故事后,孩子们纷纷上台,展示他们为纪念邱建军烈士而创作的诗歌以及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等珍贵礼物。他们深情地说:“血染英雄烈士,您把您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人民,我们会永远铭记并传承您的精神!”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市残联副理事长谭纪雄,代表武汉公安接受了这些满载深情的礼物,并向同学们回赠了可爱的警察小熊,鼓励孩子们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

活动最后,全场警民合唱《真心英雄》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警察叔叔,我想听警笛的声音”

礼堂内的节目结束后,同学们来到教学楼一楼大厅和校园小操场,参观“警营集市”,观摩体验。

武汉市公安局各警种民警带来了平时难得一见的警用装备,如救生艇等水上救援装备,警用盾牌、排爆服、狙击枪等特警装备,各种无人机等。禁毒民警一边展示仿真毒品模型,一边讲解揭秘毒品危害。每个展台都挤满了好奇的孩子们。

同学们观摩警用枪支

“我第一次摸到警用盾牌,原来警用盾牌这么重!”一位触摸盾牌的盲童说。

武汉刑警带来的两只警犬,格外受到孩子们的追捧。当天,两只警犬非常乖巧,配合着孩子们的抚摸。

同学们与警犬“亲密接触”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一些孩子虽有视力障碍,但眼睛仍有光感。在学校小操场上,3辆汉警快骑摩托车被同学们围了好几层。一名有光感的低视力孩子摸着摩托车尾部立起的警灯,问:“警察叔叔,这是什么?”民警孙远微笑着回答:“这是警灯和警笛哦。”

“警察叔叔,我想听警笛的声音,特别酷!”一名同学说。

民警按下了开关,警灯闪烁,警笛声响起。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同学们观摩汉警快骑摩托车

武汉市公安局团委负责人介绍,全市各分局立足辖区实际,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将警务服务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真正实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3月份是学雷锋月,武汉公安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将在全市公安范围内持续开展,努力营造学习雷锋、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卢雅君 值班主任:张欣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