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视频剪辑 常怡
通讯员 殷洁 叶东辉
实习生 韩贸扬
“远处看绿、近处看彩、路边看花”,武汉市新洲区红色旅游公路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将自然风光与红色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以线带点,以点带面,宛如一条‘金腰带’串联起山区最精华的黄金旅游资源。
11月17日,记者驱车驶入红色旅游公路,途径问津书院、大雾山、道观河等多处景点,绿水、田野、村庄被这条“金腰带”紧密连接在一起,路景相融、如在画中,崭新的观景廊亭、红色雕塑让人“一眼惊艳”。记者在旅游公路上看到,沿线有市民或散步、或骑行、或开车游玩,还有部分游客在观景廊亭架起躺椅,呼吸新鲜的空气,群山层峦叠翠尽收眼底。
“没想到变化这么大,现在不仅有观景台还有停车位,好方便啊。”市民程先生带着自己的好友来游玩,看到新建的观景台时发出感叹。
在红旅线二期徐古将军山文化长廊,露天观景台的搭建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工人们各司其职,建设工程有序推进。观景台建设完成后,游人能将远处连绵山峰、山下田野村庄等美景尽收眼底。
此外,沙家浜团长故里、红军伤病员护理所、瞭望塔、将军洞已对外开放,谢家山寨、鄂东抗日挺进中队等众多红色旧址通过旅游线路串起来,沿线红色历史文化群已基本成形,全新打造的将军怀古、雨水军情、戍民樟节点更加凸显红色历史文脉,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成为符合东北部山区历史文脉、精神气质的文化品牌。
“红色旅游线开通之后,我们逐步把将军山红色文化景点挖掘打造出来,吸引到很多游客来打卡,同时他们也会购买一些我们当地的土鸡、新鲜蔬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徐古街柳河片区党委书记程事平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红色旅游线公路全长55公里,是新洲连系麻城、团风等周边县市红色旅游区域的重要通道。截至目前,红色旅游线路绿化景观示范带建设项目已完成沿线绿化提升329处,林相改造全部完成,各类乔灌木、地被栽植、花籽播种和草坪铺植有序推进中。建设沿线景观休息点30处、景观亭及廊架15座、木栈道2处、景墙5座、停车位147个、雕塑小品2项、野餐座椅12套,完成园建建设95%,挂网喷播面积18626㎡,喷播点位已呈现绿色,破损山体复绿基本完成。
如今的红色旅游线一期的自然景观已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美景、冬有诗意的四季画卷。展望二期道路,通过绿化景观提升,完善观景平台、栈道、停车场、休憩凉亭、导览牌等基础设施,不断升级旅游品质,激活沿线村庄活力,助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助推东部山区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新洲区园林和林业局工作人员李蒙蒙说:“目前我们整体工程量已完成90%,正在加紧部分节点的建设,和地被植物的栽植,完工之后将会促进沿线乡村振兴与环境整治提升,不断提升山区人民的幸福指数,让老乡们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