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DeepSeek预测中考作文题,快来看看吧

极目新闻 2025-04-24 17:47:41
DeepSeek预测中考语文作文题

科技与人文
01

 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02

 科技为文化赋能


命题逻辑


结合AI绘画、ChatGPT等科技热点,考查对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等辩证思考。





素材方向:故宫文物数字化修复、龙泉青瓷3D打印技术、短视频平台上的非遗传承人等。


素材荟萃:


李子柒的流量密码


从2024年11月12日开始,知名传统文化视频创作者李子柒的账号,两天更新三条视频,得到网友热烈回应。一别三年,丝毫没有“过气”,归来仍是“顶流”,这在互联网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互联网生态日新月异的当下,无疑非常难得。


李子柒及其团队选对了赛道,一个有持续生命力的赛道:非遗文化的传播。非遗古老技艺,讲述的是那历久弥新的人的故事,而这是不分国界的,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与价值。“站”在李子柒背后的,让她和团队源源不断推陈出新的,是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厚重传统文化。越是中国的,也就越是世界的。从这个层面来看,李子柒的回归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也就不足为奇。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宝贵的精神富矿,将它好好利用能够给文艺作品注入灵魂。她用现代方式记录传统技艺,以“新瓶装旧酒”展示传统文化之美,得到了大量关注。


(综合自《帅作文》报纸初中版706期)


新中式何以成“顶流”


近年来,在家居、服饰、美妆以及影视、动漫、游戏的视觉呈现等领域,“新中式”设计逐渐引领审美风尚。它在备受年轻群体青睐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新中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合,既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需求,又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顶流背后是东方美学的出圈,更是中国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新中式”背后承载着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和时尚创新的结合。“新中式”的走红正是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获得持续生命力,让文化自信得以充分彰显。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新中式”是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融合,紧随时代潮流的发展,同时又兼容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元素,这正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累累硕果。


(综合自《帅作文》报纸初中版713期)


机器人扭秧歌火出圈

蛇年春晚节目《秧BOT》借助5G+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机器人与舞者毫秒级互动,将传统秧歌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机器人舞姿灵动,与舞者相得益彰,彰显科技魅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这是科技与艺术的璀璨交汇,是创新为传统文化带来的新篇章。

《哪吒》带动传统文化翻新

今年寒假,作为热门电影主角,“哪吒”元素大火,孩子们对此喜闻乐见。对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蓬勃的青少年来说,新鲜出现的事物、浓郁的环境氛围,都是培育兴趣的宝贵土壤。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学校以此为契机,引入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比如,有体育老师带领学生们跳自己原创编舞的“哪吒rap”,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新疆的皮影戏社团以哪吒为主角进行创作,让学生了解作为非遗的皮影戏,希望孩子们能够借此爱上国潮文化。在西安,哪吒、DeepSeek(深度求索)、人形机器人等热门元素出现在校园,激励和引导学生们探究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数字化助力传统文化传播

昔日,文化传播如玄奘西天取经,需跋涉万里,历经九死一生,受制于地理疆界和人力极限。而今,数字技术让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不可能的愿望成真——短视频平台上的汉服秀突破“百里不同风”的地域藩篱,让世界不同肤色的人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青春成长
01

 藏在错题本里的星光

02

 把失败种成蔷薇的人

03

 与自卑签订和平协议


命题逻辑


呼应青少年心理健康议题,引导关注挫折教育、自我认知等成长命题。




素材方向:张伟丽重夺金腰带的心理建设、全红婵调整动作应对发育关、王亚平太空授课背后的训练故事。


素材荟萃:


柯丝蒂·考文垂叙写泳池传奇


2025年3月20日,希腊雅典,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上,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被定格:41岁的柯丝蒂·考文垂以首轮绝对优势当选国际奥委会第十任主席。这是一位奥运冠军的华丽转身,更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迎来了首位女性领导者、首位非洲籍掌门人。当然,考文垂的身上远不止“首位女性主席”的标签,未来几年,她将成为带领奥林匹克运动创新与发展的探路者。


考文垂1983年出生于津巴布韦,是非洲最成功的奥运选手之一。她参加了5届奥运会,共获得7枚奥运奖牌(2金4银1铜)。2004年雅典奥运会,21岁的她初露锋芒,摘得女子200米仰泳金牌,这块金牌是津巴布韦独立以来第二块奥运会金牌,也是个人项目的第一块金牌(此前,津巴布韦女子曲棍球队曾在1980莫斯科奥运会上拿到金牌);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她在“水立方”再次登顶,并以1金3银的成绩迎来了运动员生涯的高光时刻。


那些年,她留给人们的印象,不仅是矫健的身姿,更是面对逆境时的坚韧。津巴布韦的游泳训练条件极其简陋,甚至没有标准泳道,她曾在采访中表示,“每天凌晨四点就会跳进露天泳池”。正是这份坚持,让她在非洲这片体育资源匮乏的土地上,闯出了一条通向世界之巅的路。


坚持是一种力量,是通往梦想彼岸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充分阐述了坚持的重要性。考文垂在简陋的条件下坚持训练,用坚持打破资源桎梏,最终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如今,她又在坚持数十年的体育世界里再创高峰——成为国际奥委会首位女性主席,她的经历启示我们不管处于什么角色,一定相信坚持的力量。


(综合自《帅作文》报纸初中版725期)


别给孩子贴标签


近年来,家长圈流传着不少“黑话”,什么“牛娃”“普娃”“烂尾娃”,这些五花八门的标签背后,是对孩子学习上的“打分”。成绩好就是“牛娃”,成绩一般就是“普娃”,高开低走就是“烂尾娃”。这种“打分”简单粗暴,既谈不上科学合理,更谈不上温暖尊重。有受访孩子表示听到自己的标签,“难过和失落简直无法言表”“谁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呢?”有些家长为何深爱孩子,却又给孩子贴上标签?这种单一维度的评价标准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数据显示,2024年高考,“双一流”高校录取率只有大约5.1%。这种僧多粥少的现实,迫使家长将孩子的童年兑换成“教育期货”。而短视频平台精准推送的“牛娃”案例,更是制造出“全民皆学霸”的虚假繁荣,这种信息茧房效应,使得家长们陷入“别人的孩子都在跑,我的孩子必须飞”的认知陷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轨迹不能简单地用“牛娃”或“普娃”来划分。成功从来不止一种模样。除了考试成绩,善良、坚韧、创造力同样值得珍视。全社会都需要拓宽视野,用多元化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绩的优异。媒体和社交网络也需扛起社会责任,加强对教育问题的客观报道和理性分析,避免夸大其词和标签化现象的出现。


标签无论好坏都不能乱贴。负面的标签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破坏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束缚了孩子的发展天赋。出于善意的好的标签,也未必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当孩子为维持“厉害”的标签,只敢做擅长的事,实则陷入了虚假自信的泥潭。



责任编辑:王晓妍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