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 冯禹皓
植树节前一天,黄老师来到班里大声宣布:“来,大家跟我一起去种树!”听完,我们开心极了。不一会儿,大家就随老师踏上了种树的旅程。种树的地方在操场边,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树坑外的土和有机肥、化肥掺在一起搅拌均匀。这对我们来说有些吃力,因为搅拌土壤的铲子实在太笨重了。好不容易搅拌好了土壤,老师让我们把它填入树坑中,但不要填满,大概留三分之一的空间。这对我们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孩子来说,堪称一大挑战。才填了五分之一,我就开始想念起家里那软绵绵的床。好在这时,我们的救星——汪凯瑞来了。我看到他,就像黄鼠狼看到鸡,眼里直泛光。汪凯瑞是我们班公认的“大力王”,有了他的辅助,我们干活还不事半功倍吗?就这样,我们不到一小时就把坑全部填好了。最后,我们把树苗放入填好的坑中央扶正,再把剩下的土填入坑中。老师特意嘱咐我们,土不能把树苗的嫁接口盖住。这一步简单,但也很重要,我们做得十分仔细。种好树苗,我提来一桶水,将水均匀地洒在土壤上。种树大功告成啦!植树节这天,我和爸爸打算在爷爷的院子里种一棵桃树,于是我扛起铁锹往后院走。这个铁锹和我“重如泰山”的书包一样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将它扛到了后院。选好位置,我要挖一个大大的树坑,可是我一铲子又一铲子挖了许久,才挖出一个我手掌大的小坑。我额头上冒出了汗珠,如何才能挖得快一点呢?这时,爸爸走了进来。对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的我来说,爸爸的出现简直如同黑夜里突然亮起的路灯。爸爸二话不说,拿过我手上的铁锹,不一会儿就挖出了一个大坑。爸爸将买回来的桃树苗放进了坑里,他一边指挥我扶住树苗,一边快速给树苗盖上厚厚的“泥土被”。我们还需要给树苗浇水。于是,我急急忙忙地提着小桶跑到旁边的小河边去打水。装满水的小桶可比那笨重的铁锹重多了,我提着小桶摇摇晃晃地走在小路上,还没走到,桶里的水就只剩下一半了。终于到达目的地,放下小桶的瞬间,我感觉像卸下了一块大石头。我将剩下的水全部倒进树苗周围的泥土里,水很快渗入土里,看来树苗还没喝够呢!于是,我又来来回回跑了三四趟。树苗终于种好了!小桃树啊,我以后会经常来看你,希望你快快长大,到明年春天的时候,能开出美丽的桃花!树是地球的“肺”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排出氧气,这就是森林碳汇。
森林碳汇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促成再利用,一棵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8千克,一棵30年冷杉一年吸收111千克二氧化碳。
植树节,我们能做什么?
种下一棵树:如果条件允许,参与植树活动,让双手触摸春天的脉搏,为大地添一抹新绿。
领养一棵树:许多地方都有线上植树、树木认养计划,让每个人都能通过公益方式参与生态保护。
减少碳足迹: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多使用环保袋,这些微小的习惯改变,也是在为地球减负。
宣传环保理念:用社交媒体、朋友圈,传播绿色环保知识,让更多人加入植绿护绿的行列。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