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我请豆包、Kimi、文小言、DeepSeek写一首春天的诗,结果惊呆了……

极目新闻 2025-03-06 11:49:46

据说用AI写作无所不能:给它一个诗眼,还你“整个大唐”;输入一个名字,传记信手拈来;打入一个标题,作文20秒生成……


为验证AI是否真的有才华,我向4个最常用的国产AI软件(豆包、Kimi、文小言、DeepSeek),发出了同样的写作指令:


请以“春”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新颖别致,意象丰富,意境深远,不要滥俗的。要求不少于10行,不超过20行。




我们看看AI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吹不黑,哪个最好?请大家来评判。



豆包:

 春讯


冬的铁幕仍未全消,

裂隙里,春已在暗涌。

残雪守着墙角的梦,

草尖的绿,似隐秘的信号闪动。


河流在冰层下私语,

预谋着一场盛大的逃亡。

秃枝上的芽苞,像微睁的眼,

窥探着这还料峭的人间。


风,学会了温柔的抚摸,

轻触着大地干涸的轮廓。

第一声鸟鸣,如清脆的箭,

射穿了冬的沉默。


春,是一场隐秘的复兴,

在不经意间,占领每个角落。

让旧时光的残片脱落,

我们在新希望里,重新活着。


诗歌开头,从冬天的离去引出春天的诞生,接着选取河流、芽苞、风、鸟鸣4个意象渲染春天,逻辑是层层递进的,结尾一节“春天,是一场隐秘的复兴”,把春天比作“隐秘的复兴”,化形象为抽象,有哲思的味道,给人别一般的感受。总体来说,豆包的写作还是比较生动的。


Kimi:

春从暗夜的缝隙里悄悄溜出,

带着些微的寒意,

却藏不住新绿的冲动。

它在旧墙根下,

轻抚那些被冬遗忘的苔痕,

唤醒沉睡的生机。

街角的路灯,

映出斑驳的光影,

像是春的密码,

在夜色中轻轻闪烁。

无人察觉,

却已悄然铺开。

它不是惊天动地的呐喊,

而是细碎的低语,

在旧日的尘埃中,

种下新生的种子。

春,是时间的缝隙,

是冬与夏的过渡,

是世界在沉睡中,

不经意露出的微笑。


Kimi的这首诗,逻辑不太通畅,第一句就是个病句。再比如“街角的路灯,映出斑驳的光影,像是春的密码,在夜色中轻轻闪烁。”“路灯”为什么是“春的密码”,这句话根本看不出,像是胡乱比喻。“春,是时间的缝隙,是冬与夏的过渡”更是陈词滥调,逻辑不通。另外,Kimi是四个AI里面唯一没有给诗歌加标题的……


文小言:

 春之秘语


春风,那细语的织者,

在冬的尾声中悄悄穿梭;

它以无形之手,拨弄沉睡的心弦,

万物,在这轻触下缓缓睁眼。

晨曦微露,露珠在叶尖轻颤,

宛如夜空遗落的星辰点点;

它们闪烁,像是在诉说着夜的秘密,

又似在迎接第一缕阳光的礼赞。

桃花不语,却以粉嫩脸颊泄露春意,

与风低语,是少女羞涩的情愫累积;

柳丝轻摆,是水边最温柔的笔触,

勾勒出春日里最细腻的情诗。

雨丝斜织,如同天空洒落的细网,

捕捉着每一寸渴望滋润的土地;

雨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那是大地母亲最质朴的欢畅。

春光里,每一朵花开都藏着故事,

每一片叶展都是对生命的颂歌;

让我们放慢脚步,倾听春的低吟浅唱,

在这不凡的季节,找寻心灵的归航。


文小言的诗,第一眼看上去,真多!既然是以《春之秘语》(编辑注:这里的“秘语”应该为“密语”)为题,那全诗应该围绕春天的语言来展开。诗歌里拥有丰富的意象:晨曦、露珠、桃花、风、柳丝、雨丝……真是——丰富而杂乱呀!倘若这都是“秘语”的内容,那我也没有看出“春”说了什么……


DeepSeek:

 春天的裂隙


冰层裂开第一道纹路时

我听见时间在深处叹息

候鸟的翅膀划破天际

带走最后一片完整的云


泥土松动

蚯蚓在黑暗中翻身

它们说 春天是一场缓慢的塌陷

我们都是坠落的碎片


树根在暗处编织新的网

捕捉雨水和记忆

去年的落叶正在腐烂

为新芽腾出位置


我站在窗前

看风如何把光线揉碎

洒在潮湿的草地上

那些细小的绿点

像未愈合的伤口

渗出生命的汁液


春天不是温柔的苏醒

而是大地裂开时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

又一次生长


DeepSeek的诗有一些很是动人的句子。但也有逻辑不通的地方,“候鸟的翅膀划破天际,带走最后一片完整的云”什么意思?难道春天就没有一片完整的云?



以上AI的写作,不乏“春光里,每一朵花开都藏着故事”“春天不是温柔的苏醒,而是大地裂开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又一次生长”这样的“金句”,但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深层次的隐喻和思想深度上,总是差了点意思,本质上它是逻辑运算的结果,而无法真正“感受”情感,也难以突破既有的框架。


当然,AI需要我们的训练,就像以上诗歌,都是我反复要求、来来回回几遍不断更改指令而生成的,最初生成的诗歌简直都是大白话,一点诗味也没有。所以,会提问很重要。


其实,诗歌是最难写的,不是“流水潺潺,柳丝轻舞”等意象的堆积,它需要的是你独特的感受——脑子里灵光的一刹那。


写到最后,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在AI越来越强大的当下,假如学生用AI写了一首诗来投稿,我还能认出来么?


责任编辑:尚娟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