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创设真实情境,突出融合运用——2023中考语用题命题例析

极目新闻 2024-04-17 10:10:31

□黄冈市耿永峰名师工作室 杨小蓉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为宗旨,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致力于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运用题型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生活化运用能力,具有实用性、时效性,这也是近些年各省市中考语文命题人青睐的题型。

【主要题型】

以主观题为主导,一般设置2~3个小题,具体题型有三种:一是概括类的,如下定义、材料概括、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二是描述类的,如想象描述、图文转换、补写续写仿写句子等;三是情境类的,如口语交际、写演讲词、写前言、写宣传语、活动设计等。

【命题特点】

1.围绕时事热点,创设具体情境

以热点事件为命题材料,鼓励学生关注时代变化,关注身边事,如四川眉山卷为“ChatGPT”下定义;浙江杭州卷探究杭州亚运会以“潮涌”命名的原因;山东聊城卷介绍了“中国聊城·江北水城”龙舟公开赛徽标;湖南张家界卷从火出圈的淄博烧烤学习经验,为家乡旅游建言献策,山东滨州卷根据具体情境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心情。广东卷选择北斗导航卫星相关材料,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和对人物品质概括的能力。

2.根植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

浙江宁波卷创设杨贤江故居研学的情境,根据语境续写补写句子,引导学生了解杨贤江的革命道路、爱国情怀;湖北黄冈孝感咸宁合卷联系当下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思考讲好红色故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考查学生提炼概括的能力;黑龙江牡丹江卷概括三座城市让红色文化火起来的具体做法;重庆卷围绕“天下国家·革命文化”进行栏目设计和前言撰写。

3.关注传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

关注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如湖南邵阳卷围绕“孝文化”的弘扬、传承、践行设置题目,既有对文学常识的综合考查,又有对活动设计能力的检验(帮长辈做好旅游攻略)。

结合地域文化,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如湖北荆州卷围绕楚文化节,引导学生关注荆州的美食、历史名人;天津卷以图表加文字的形式介绍天津,用文图转换、筛选信息的方式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天津;陕西卷引入陕西民间家风、汉服等具有陕西特色的文化因素;浙江宁波卷要求对所给材料进行概括、重组,以专栏写作的形式介绍位于宁波的天一阁藏书楼,在考查学生概括能力、说明文写作能力的同时,无形中将本地的藏书文化浸润于学生内心,体现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4.强化思辨能力,注重综合实践

山东枣庄卷将名著阅读与语言运用联合考查,新疆卷关注“吃播浪费”的现象,考查学生提炼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青海卷要求考生围绕“低碳生活”的主题完成徒步旅游景点推荐卡、图文转换和口语交际的练习,综合性更强。湖北宜昌卷运用流行语的新含义造句,新疆卷对“吃播”相关材料的概括,重庆卷选择备选汉字创作小诗,着重训练学生文字表达运用能力。黑龙江绥化卷谈阅读名著带给自己的积极影响,浙江温州卷就“戏曲与语文”撰写演讲词,都是融合教材内容,课堂与实际相联系的典型例子。

【学习建议】

根据对2023年各省市中考考查题目的分析,今后中考语用题进一步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并具有越来越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同时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突出对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考查。

关注与青少年成长紧密相关的时事热点、正能量人物事件并能有自己的观点见解。中学生应既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也关心家乡事、身边事,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中应注重训练对材料的筛选与信息概括的能力,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做到读、思、写结合。

关注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应用类文体。中考语用题的题型多变,在今后学习中可着重训练图文转换(表格类、徽标类)、解说词、演讲词、句子仿写续写补写、口语交际(劝说类)、对联、宣传语、旅游攻略等。

强化对所在地自然、历史、文化等内容的认识,尤其是红色文化。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多了解所在地区的红色文化传统、革命历史人物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名胜、历史遗迹等,试着拟写宣传口号、推荐语、解说词等。

重视教材学习,综合实践运用。回归课堂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要多关注教材,重视课堂。落实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积极参与各种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语言概括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以上稿件来源于帅作文报,更多优秀内容可扫码关注帅作文公众号


责任编辑:周静文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