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提取主要信息”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如何快速理解文章内容,雷老师教你以下五招——
题目扩展法
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把题目扩展开来,可以十分快捷地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实例:如课文《不懂就要问》,我们可以运用此法,将题目扩展开来:谁不懂就要问?他不懂的问题是什么?他带着问题问谁?然后带着问题读一遍课文,就能快速了解大意。
段意归并法
分析:段意是文章中一个段落的大致意思,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实例:如课文《少年闰土》共刻画了闰土四个方面的形象:(1)记忆中的闰土,富有生气。(2)初相识时的闰土,朴实、害羞。(3)讲新鲜事的闰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勇敢机智。(4)离别时的闰土,依依不舍。我们可以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整理后,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与闰土相识相知的过程,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分析比较法
分析:有些文章的重点部分十分突出,我们要找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同学们可以先简单地读一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理清段意,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自然就出来了。
实例:如《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分别介绍了人、鸵鸟、猎豹、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的速度,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指出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很明显,光的速度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也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所在。
找关键句法
分析:有些文章的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内容上有中心句、中心段,这些句子或段落往往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或段落,稍加改动,就可以了解全文大意。
实例:如老舍笔下的《猫》,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可以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有些时候,中心句比较烦琐,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缩减,使语言表达更精炼。
抓“六要素”法
分析: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大多以叙事为主。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时,我们还可以抓住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是叙事类文章常用的概括方法。
实例:如《猎人海力布》一文,事情发生的时间是某一天,地点是深山中,人物是猎人海力布和乡亲,事情的起因是海力布救了白蛇得到一颗宝石,经过是海力布救乡亲变成石头,结果是乡亲获救,人们世代纪念海力布。归纳后,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一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后来为了救乡亲们,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实验小学军运村校区 雷梦露)
以上稿件来源于帅作文报,更多优秀内容可扫码关注帅作文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