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我叫於逸舟,是一个外表沉稳、内心火热的男孩。我热爱生活,喜欢探索。路边不起眼的小花,我会想知道它的名字;旅行中的见闻,我会开心地用笔记下来;喜欢的书和故事,我会一遍一遍地去读……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对我来说都是美好的时光。
【谈谈写作】
每一次快乐的游戏,每一次专注的探索,每一次愉快的成长,都是珍贵的瞬间,我愿意用文字去描绘它们。上小学后,我一直保持写周记的习惯,将停留在脑海里的见闻和感受一一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我与文字为伴,心灵充实,日子有滋有味,找到了我独一无二的热爱。
【佳作共赏】
秋日寻桂
老话说“八月桂花遍地开”,今年的桂花仙子似乎来得特别迟。农历九月,寒露已过,楼下桂花树一点儿也没有开花的迹象。连续几天,我和妈妈下楼寻找,都无功而返。我们猜测,可能和夏天的旱(hàn)情有关。偶尔看到有叔叔在给老桂花树修剪枝丫,浇水驱虫,我想不止我们期待着丹桂飘香呢!
这天,我又准备去小区的“桂园”瞧瞧情况。刚走近,醉人的清香便闯入了我的心绪。大概天宫里的桂花已经盈满,如今终于肯散落人间了。远远望去,绿叶丛中点缀着碎金,又仿佛夏夜的萤火虫悄然沉睡在了秋日的绿叶帐(zhàng)中。走近寻芳,小小的花骨朵如米粒一般,几个聚在一起,成了一朵,几朵聚在一起,便是一簇。风一吹,下起一阵桂花雨,我的身上也着了星。
我和妈妈一起捡拾落下的花儿,放在竹簸箕(bò ji)里,寻个好天气,晒干,再将香气与这秋的记忆一起封存。“蟾(chán)宫折桂”“桂林杏苑(yuàn )”,翻了书才知道“桂”由于与“贵”同音,寄托着古代读书人高中科举、金榜题名的梦想呢!看着玻璃罐里的桂花,我想象着自己吃着桂花蜜,乘着秋风,也欲上那天宫折一枝桂花来。
挖藕真“哇哦”
与夏日不同,秋日的荷叶已由绿转黄,逐渐枯萎(wěi),莲蓬也耷拉着脑袋,变得又黑又瘦。为了赏残荷,我和妈妈特意来到临湖公园,却意外发现了一位“淘金者”。
那是一位穿着黑色衬衣的叔叔,他拿着木棍和竹片在淤(yū)泥中探寻,走上前一问,才知道他是在这里挖藕呢!“每一根荷梗(gěng)底下都藏着莲藕。”叔叔一边挖一边给我科普。我也来了兴致,捡来蚌(bàng)壳,学着他的样子挖起来。顶着烈日弯着腰,挖了好久,弄得满身是泥,也没见到藕的影子,我只能看着叔叔的战利品干羡慕。叔叔见我有些泄气,就笑着走过来指导我:“挖藕是个技术活儿,要先掏个洞,找到藕带,再顺着藕带慢慢摸,大概知道了整段藕的位置,再慢慢挖。”
没想到,按叔叔说的方法,我一下就摸到了一节藕。我顺着这节藕慢慢向它的斜下方挖去。这时,我的整个脚都陷进了淤泥里,脸也几乎贴到了地面,腰、臂和腿正与耐力做着较量。由于心急,我贸然用力,结果娇嫩的藕节瞬间绷(bēng)断,我一屁股坐到了泥坑里,泥水溅得满脸都是。妈妈哈哈大笑:“这是谁家的小猪拱泥坑啊!”我也被逗笑了,但此时我依旧战斗力满满!我再次将十指伸入淤泥,一边探,一边挖,我感觉自己挖了好长一条沟,三节莲藕终于横空出世!“哇哦!”我不禁兴奋地大叫起来。疲惫、喜悦、兴奋、期待,一时我心里生出许多说不出的滋味。等我把莲藕洗净,它立刻露出亮白的皮肤,而我则成了黝(yǒu)黑的泥人!
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不住地浮现出莲藕做成的美食:炸藕夹、藕圆子、滑藕片……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哇哦,今天可以吃美味的野藕咯!”我欢呼着、雀跃着。
这真是一次“哇哦”的体验!
【教师寄语】
无论是寻桂还是挖藕,小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真实又细腻,让人体会到了生活之美。文笔流畅,余韵绵长,逸舟的作文里可以感受到属于童年的幸福和快乐,也可以感受到超越年龄的知识储备和见识。正因为经历、体验、记录,才有了成长的最好的养料,希望你这支小舟永葆(bǎo)对生活的热爱,在浩瀚的大海中乘风破浪!
指导教师 邹郢
(湖北省武汉小学三(4)班 於逸舟)
以上稿件选自帅作文周报小学版(三、四年级),更多优秀作品可关注扫码关注帅作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