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诗意空间丨镜中之“她” 意中之“悔”——张枣《镜中》赏读

极目新闻 2023-03-28 18:25:04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诗人简介:

张枣,湖南长沙人,1962年出生。当代著名诗人,中国先锋诗歌的代表人之一。张枣的诗歌从源头上继承了“风、骚”传统,也在当代融合了中西语境,《春秋来信》是他生前唯一出版的诗集。2010年3月8日,诗人因病在德国去世,享年48岁。

诗歌赏析:

《镜中》是张枣的成名作,也是当代诗歌中最令人难忘的名篇之一。张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诗坛的声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首诗。

诗歌开头这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是张枣最出名的诗句,娓娓而来,自然流畅,稀松平常又清绝悲伤。“只要……便……”是一个表示充分条件复句的关联词,用一种陈述性的语调,将一生之事自如收放。张枣写这首诗时实际上正值青春年少,此诗与其说是回忆,不如说是在想象中的未来的某种回忆,是一种憧憬。

“梅”和“悔”二字在许慎《说文解字》中都是“每声”,古代诗词作品中常以音声相近的物象借代人事,比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即“怜子”之意。这里,“梅”和“悔”借用发声的互谐,字形的相近,使“悔”具有了“梅”的轻盈,“梅”着上了“悔”的色彩。接下来“落”字,可谓是举重若轻,亦重亦轻。张枣将人一生中常有的情感“悔”与极具中国古典之美的传统意象“梅”联系起来,把读者带入到诗人绘制的悠邈的幻境中。这种“境”,不具有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却具有内心世界的真实性。

诗歌里的“她”,显然是镜中的主角。“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她”做危险之事,到未知的广阔领域里。这何尝不是“她”不安于自己熟悉的现实环境或既定的人生轨迹,而做的一次极富冒险意义的泅渡呢?这个“她”,是青春,是恋人,是希望,是一切可望不可即的美好梦境。“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中“松木梯子”有意义的模糊性。“松木”有着清洁与芳香的气质,而“梯子”是由现实到达云天之凭藉。游泳与登梯,固然是危险之事,也是美丽之事。“她”之所为,甚至是一些人永远也无法迈出的那一步。

接下来“不如”是一种假设,或者说是另一层美好的幻想。“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作者连用动作描写与神态描写,细致幽微地摹写出诗人想象中的“她”的回归。回归曾经熟悉的,也是一种温暖。出发,抵达,回归——生命何尝不是一种循环呢?“皇帝”一词的突兀出现,给人出其不意之感,也恰是诗人的匠心独运。这一意象极具古典美感与张力,是“她”内心之中高大且至尊的存在。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诗人由思绪中的“镜子”而望向“窗外”,用“南山”收束全诗。“南山”是陶渊明的南山,是修篱种菊的南山,是人也许终其一生也到达不了的南山。最后两行,看似是对篇首两句的重复,实则为意旨的深化与升华,有了“看山不是山”之后“看山是山”的圆融与通透。句中“落”“满”二字,读起来音韵铿锵,弱化了“镜中”之像的轻灵飘忽,给人厚重贴实的质感。最后梅花落满了南山,不是纷乱,也不是幽凄。从形式上看,首尾呼应,呈现出一种回环之美。

整首诗中,抒情主人公看似置身“她”游泳登梯等事件之外,却是“想”“看”“望”的主体。置身“事”外,也许正是“悔”之源泉。在诗人看来,“悔”并不令人沉痛,反而给人一种轻灵的古意美。

时空的错落,在这首诗中也体现得异常鲜明:过去、现在与将来,真实与虚幻,憧憬与回忆……具有复制功能与幻化功能的“镜子”,让时空有了纵横延伸的缭绕之感。这千回百转的复杂,形成了生命永恒的轮回。

(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李玲)

(以上稿件选自帅作文周报初中版,更多优秀作品可关注帅作文微信公众号:shuaizuowenzb


责任编辑:周静文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