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网络文学成“导游地图”,打开文旅融合新窗口

极目新闻 2025-04-23 18:50:03

极目新闻记者 胡勇谋

一个人、一本书,一次旅行、一座城市,2025年4月,番茄全民阅读月第二站落地武汉。当文学作品中的荡气回肠与娓娓道来、奇幻想象与人间烟火齐聚江城大地,我们看到武汉为文学创作,尤其网络文学创作提供的丰富养料;也看到网络文学为这座城市拓展的内涵、增添的活力、带来的机遇。

文学与城市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武汉为例,黄鹤楼作为武汉的地标性建筑,造就了《黄鹤楼》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经典诗作,也因此闻名遐迩,成为无数游客的必选打卡点。在武汉,时常可见与诗词相关的文化展示,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千年武汉的深厚底蕴。

这样的“缠连交织”“双向赋能”,在网络文学时代里继续焕发生机。4月22日,番茄小说邀请了著名作家匪我思存、番茄小说老年创作者文心再雕梦(张旭涛)、华中师范大学黎杨全教授,在长江上共话文学与文旅的关系。在交流中,文心再雕梦表示,自己写的故事很多与武汉的生活有关,且很多都是小事;自己的很多素材,都是从乡亲们那里挖掘出来的。匪我思存也表示,武汉的建筑、场景等,广泛融入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确实,城市是不少作家的灵感源泉,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便是文学的“富矿”。

也要看到,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也为城市文旅推开一扇窗、打开一扇门。一直以来,文学作品便不仅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形象的生动写照。一部好作品,往往能够让读者对一座城市产生向往之情,进而转化为实地旅游的动力,比如武汉的东湖、樱花等,这正是近年来“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所在。如今,无论是番茄小说等线上阅读平台中琳琅满目的各式书籍,还是番茄全民阅读月这样“文学搭台,城市唱戏”的线下活动,都是网络文学在“以文促旅”方面作出的贡献与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形式,而是有着更广泛的辐射力、更强大的影响力。黎杨全表示,中国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的讲故事方式,尤其是讲大众故事的方式,从而能更好地贴近生活、包罗万象。此外,匪我思存认为,网络文学某种程度上是“草根文学”,创作者是普通群众,而且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读者群体涵盖广泛。网络文学的兴起,在进一步助推全民阅读、全民创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更充分地释放文学对于城市文旅、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

总体来说,番茄全民阅读月等活动带动的文学旅游,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全新体验,也为城市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满足于欣赏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而是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体验。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游客对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城市的魅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切,在网文时代都已有了个性且高声的表达。

更进一步说,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文学的作用,让好故事让好风景被看见?一方面,城市要加强对文学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打造文学地标、举办文学活动等方式,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激发网络阅读平台的力量,释放网络文学的巨大潜力,既保证作品的高品质、高格调,也能通过其“全民效应”,为城市带来更多机遇。

文学从不只是纸上的墨迹、网上的字符,更是城市的地图、历史的注脚、未来的脚本。长江水滋养了武汉的千年文脉,又在今天浇灌着新时代的花朵。同样,网络文学作为文学中的“青年军”“生力军”,也一定会发挥其独特优势,在这个全民阅读时代,让文学点亮空间、让故事激活风景,并且让网文中的城市与现实中的城市同频共振,沉淀为发展中的动人底色。

责任编辑:叶晓英 值班主任:黄莹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