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跟着诗词游荆楚|行吟屈原故里,悠游三峡画廊

极目新闻 2023-11-21 20:04:07

极目新闻记者 刘微

通讯员 谭凌

一首经典诗词,就是一份最好的旅游指南,它能带着我们游历壮美河山,感受历史人文。

湖北与诗词有着绵延千年的缘分。从发出惊世《天问》的楚国诗人屈原,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诗仙李白,再到创作“一词二赋”的大文豪苏轼,荆楚大地的山山水水,饱含着文人墨客的深情凝望。

为了让荆楚诗词、荆楚文化发挥对湖北旅游更好的带动作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共同推出“极目楚天舒·跟着诗词游荆楚”系列主题活动。

主kv.jpg

《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宜昌秭归位于长江西陵峡两岸,地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全国著名的脐橙之乡。

融自然山水、人文历史、巴楚文化于一体,秭归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传承。端午民俗在屈原故里盛于春节,晚唐诗人文秀《端午》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南宋陆游诗云:“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

端午节被称为“诗人节”,源于屈原传颂千古之《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诗人家乡的端午节,先祭拜屈原,再吟《离骚》等诗篇,最后向诗友奉送自己诗田之硕果。

屈原故里.jpg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则面朝三峡大坝,背靠秭归县城,坐拥高峡平湖,是游客到三峡的必游之地。围绕三峡大坝和屈原文化两个核心资源,景区打造了以屈原文化为主题的屈原祠、以三峡工程和移民文化为主题的高峡平湖观景区和以长江三峡历史文明为主题的清滩仁村三大核心景点,同时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活态展示和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型旅游景区。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六十多年前的一段畅想,铸就了今朝西陵峡中的巍峨大坝。

1993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兴建,1995年,三峡大坝旅游区开始接待中外游客。旅游区拥有坛子岭、185园区、截流纪念园等园区,依托丰富的西陵峡谷自然景观与现代工程人文景观优势,全方位展示水利工程文化。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还被授予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等称号。

三峡大坝.png三峡大坝

《上三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三峡人家.jpg三峡人家

三峡人家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位于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以“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的独特地理优势,坐拥原汁原味的西陵百里画廊。

景区融地质文化、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峡江文化、抗战军事文化为一体。通过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在原生态、场景式、体验型大型民俗游览区的基础上,升级规划出了洪荒时代、巴人部落、龙溪神韵、峡江风情和峥嵘岁月五个大幕。

三峡人家风景区既是大型自然景区,也是三峡文化主题公园,更是时时演绎三峡历史、展示三峡文艺风采的大秀场。5.8平方公里、360度的三峡山水实景环形大剧场,让游客穿行于舞台之上,欣赏原汁原味的西陵峡谷风光,领略三峡的历史变迁和文艺风采。

大型非遗表演“峡江号子”真实还原峡江纤夫生活形态,龙津溪土家婚嫁表演充满浓郁地方特色,巴王寨民俗歌舞表演荟萃地方文艺种类。还有南曲、皮影、三音歌、三棒鼓等多项非遗表演,陶艺、打铁、蜡染等各类手工体验项目。

三峡大瀑布.jpg三峡大瀑布

三峡大瀑布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系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范围,总面积2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0%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美称。旅游区集瀑布文化、非遗文化,融金钉子、寒武石林、山、瀑、湖、地下河、溶洞、悬棺等多种景观,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名瀑。

三峡大瀑布与诗词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历史上,三峡地区是巴蜀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之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三峡大瀑布作为三峡地区的一处自然景观,也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关注和赞美。

在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在三峡地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明清时期,三峡大瀑布进入了最盛时期,由于水势汹涌,瀑布壮观,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探访。


清江画廊.jpg清江画廊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国家5A级景区清江画廊,位于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

长阳是土家族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乘船畅游清江画廊,不仅可以欣赏秀美的山水风光,还可以体验浓郁的巴土文化。为深度挖掘土家民俗文化,景区打造了一台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原生态土家民俗情景歌舞秀《花咚咚的姐》。

清江画廊主景区东起清江隔河岩大坝倒影峡,西至清江水布垭大坝盐池温泉,涵盖清江沿线所有旅游资源,高峡平湖东西纵深长达一百公里。“远离尘世喧嚣、寻觅巴人足迹、探寻土家文化、回归绿色天堂”,近年来,景区通过连续举办多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系列赛事活动不断提升景区品牌知名度。

目前,景区打造的核心线路产品主要有“巴人故里、土家摇篮”A线圣境游、“影画山水、释心天堂”B线影画游、“仙山秘境、别有洞天”C线仙境游、“红色沃土、魅力麻池”等特色线路产品。

《龙洞歌》(节选)

(清)龚绍仁

夷陵有夷山,

夷山多名洞。

三游最著名,

喧传自唐宋。

此诗是清朝官员户部主事龚绍仁在游览龙洞(位于今宜昌市西6公里处的一座石灰岩溶洞)后的一篇诗作。作者在写龙洞的开始首先盛赞了三游洞的奇妙景物,给予三游洞高度的评价。

三游洞.jpg三游洞

三游洞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峡口,背靠西陵峡,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被古人喻为“幻境”。这里有丰富的人文、山水文化和古代军事文化,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和重要历史文化遗迹。

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摩崖古洞、至喜亭、楚塞楼、古军垒遗址、张飞擂鼓台、印章石园等。2006年,三游洞摩崖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相会于夷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刻录在洞壁上,三游洞由此而得名。人们将元白三人的此次游览称之为“前三游”。

到了宋代嘉祐四年(1059年),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从故乡眉州赴汴京受任,途经夷陵,慕名游览三游洞,效法元白夜宿,赋诗纪胜,书于石壁,留下丰富的诗文碑刻。后世人称宋三苏为“后三游”。

《咏怀古迹》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昭君村又名宝坪村,原为西汉南郡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公元前三十三年,王昭君以汉家公主身份出塞和亲,从此这个偏僻的小村庄便受到世人的关注。历史上众多骚客曾为昭君村赋词,唐白居易更是亲自到访,一时之间令此地风光大增、流芳青史。

微信图片_20220719174618.jpg昭君村

昭君村景区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宋代昭君院遗址上复建,1983年正式对外开放。近年来累计投资2.56亿元,建成了以游客接待中心、民俗风情街、光影秀场、昭君纪念馆、昭君宅等为主的综合性历史名人文化景区。

景区以体现以和平文化、爱国文化为核心的昭君文化,展示昭君遗址遗迹和保存完好的古汉自然生态景观,展演昭君故里独特浓郁的地方文化及汉代宫廷仕女文化,是国家4A级景区。2019年新建了昭君美食文化研究院与王昭君纪念馆,前者致力于推广昭君美食文化,后者由昭君古画馆、昭君雕塑雕像馆、千秋昭君系列展览馆、名人诗词碑廊(紫竹苑)、昭君古宅、文化昭君诗词馆等组成,主要向世人传播昭君及昭君文化。

责任编辑:李伟 值班主任:魏曦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