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谢茂 邓波
“团聚不仅是一个形式,也是心灵的归宿,情感的港湾。”4月21日,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在长达三米的蛋糕上,写着所有和家人失散之人的共同心愿。
在众多媒体镜头的见证下,杨妞花和找女儿19年的“棉花糖爸爸”陈生梨,切下蛋糕上的“归”字。当天,正是陈生梨失散19年的女儿陈杨梅归家并昭告众人的日子。
在这场寻找家人的“长考”中,陈生梨终于上岸了,尽管他为此奔波了19年,但他仍觉得已经很快了。
有人归家,有人期盼着失联的家人归家,这是一次爱的团聚。
陈家终于在这一天拍了一张“全家福”照片,面对镜头,他们欢笑、落泪。陈杨梅说,这是她人生当中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她也鼓励还在寻找家人的孩子,要勇敢站出来。
4月20日,陈生梨与寻亲群体接受媒体采访
女儿走失后踏上19年寻女路
开着一辆破旧的二手面包车,车身上贴满了寻人启事,走到哪儿就把卖棉花糖的小摊支到哪儿,一边卖棉花糖,一边期待着和女儿的重逢。这是一直以来,陈生梨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形象,一直以来,他在镜头中总是有一脸落寞,仿佛欢乐与他无关。
陈生梨老家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龙场镇的一个村子,2006年9月,为了挣钱补贴家用,他携妻子和年仅3岁的女儿陈杨梅来到云南昆明做小生意。当年10月19日,小杨梅在昆明市官渡区新南站广场丢失。
女儿走失,对陈生梨来说,仿佛天塌一般。尽管他在半个小时内就报了警,并在次日采血入库,但小杨梅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在人海。
这一消失就是19年。19年后,尽管陈生梨已经和女儿小杨梅团聚,但再提起女儿丢失时的情况,他仍是忍不住泪洒当场,痛苦难当。
陈生梨回忆,当时他在广场上摆露天卡拉OK,小杨梅活泼可爱,一会儿亲一口左边脸颊喊一声爸爸,一会儿亲一口右边脸颊喊一声爸爸,非常黏人。因为要忙生意,他便让小杨梅去人群外找妈妈,但约十分钟后,妻子过来说没看见孩子。
4月20日,寻亲群体在纳雍县
陈生梨回忆起小杨梅的时候,笑得十分甜蜜,但当说到女儿丢失之后,他神情黯淡,“自从女儿丢失后,我的记忆越来越差了,就只是想着要找到女儿。”
自小杨梅走失之后,陈生梨夫妇忍住悲痛,踏上寻女之路。在昆明,陈生梨将用来做生意的钱全部用来打印了寻人启事。钱花光后,他又开始北上打工,结了工钱就又去打印寻人启事。
这一找,就是十九年。
寻女开车超过100万公里
在寻女路上,他看到很多小朋友去买棉花糖,“我的孩子也是这个年纪,也许也会喜欢吃棉花糖。”他萌生了卖棉花糖的想法,但由于经济拮据,他没钱购置制作棉花糖的设备,更没有钱去专门学习培训,于是,他开始蹲守在别人的棉花糖摊子之前,学习、观摩,除了学会棉花糖的做法外,他还学会了棉花糖机器的大致构造,自己东拼西凑,攒出了一台棉花糖机器。
加上购买的二手面包车,陈生梨开始了一边卖棉花糖一边找孩子的路。他也开始努力出现在其他的寻亲现场,努力出现在媒体镜头中,希望多一个人看到。渐渐地,网友也开始以“棉花糖爸爸”来称呼陈生梨。很多的视频记录着陈生梨的不容易,他在贵州“村超”现场寻亲时,眼神执着而坚定,举着寻找女儿的牌子,晚上他睡在面包车顶;在寻亲现场,他跪在地上,一遍又一遍地介绍着女儿的信息……
3月3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寻亲现场拍下的陈生梨寻亲照片
事实上,除了“棉花糖爸爸”的称呼,陈生梨还有一个称呼是“公厕哥”,因为寻亲路上经济拮据,他很多时候只能在公厕将就歇息。身体的疲惫在公厕、在车顶、在桥底都能缓解,但他灵魂上的疲惫,只有团圆的甘霖,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天津、上海、武汉、深圳……除了新疆、西藏,19年来,陈生梨为寻找女儿已经走遍了国内大部分省市,他的二手面包车也开坏了两辆。陈生梨的妹妹介绍,哥哥的面包车每次都是开到实在不能开了,才换下一辆,如今已是第三辆车了。
“三辆车总计,应该是开了一百多万公里了。”陈生梨说,由于他自己会修车,面包车路上出现点小问题,他都是自己修,还会帮助其他的寻亲家长修一些车辆的小毛病,如今第三辆车也开了约10万公里。
女儿与父亲的双向奔赴
2025年3月15日,陈生梨接到一通电话。电话中的女孩说自己小时候和他女儿小时候照片很相像,特地打来电话核对一下细节信息。
陈杨梅的姐姐陈金凤告诉记者,由于小杨梅的户口一直未能解决,她的养父才告知她并非亲生孩子,并给小杨梅展示了陈生梨的社交媒体视频,养父告诉小杨梅,视频中寻人启事的照片和她小时候很相像。
4月21日,团圆宴现场
陈杨梅姑姑回忆,3月15日,小杨梅给父亲陈生梨打来电话,询问陈生梨要找的女儿是否有胎记,因为她的腹部有一处胎记。在陈生梨的记忆中,女儿头部有一颗痣,但腹部没有胎记,他只是建议对方,去公安机关采血入库。
这些年来,接到过上千通类似的电话,陈生梨已经不敢轻信。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记得第一次接到疑似女儿的电话,但最后却发现并不是小杨梅时,非常痛苦,后来再接到这种电话只能平静面对。
直到4月中旬,在昆明警方的帮助下,终于确认当初打电话询问的女孩,正是陈生梨寻找了19年的女儿小杨梅。接到电话时,陈生梨正在从河北寻亲返回的路上。
在DNA比对成功后,陈杨梅从养父处得知,原来自己身上的胎记是后来才有的,并非出生就有。陈杨梅说,没想到就因为这个小小的细节,让父女二人错过了将近一个月。
陈杨梅说,她一直不知道自己非亲生,也丢失了三岁前的记忆,在养家比较受宠,小时候犯了错都是哥哥挨打。今年,因为工作原因,她需要上户口,但经过多次奔波,还是没有办法解决户口问题,养父也告诉她身世的真相。
陈杨梅和父亲陈生梨相认后,随父亲回到了老家贵州纳雍县。在姐姐陈金凤的陪同下,逛了姐姐生活的城市。
陈金凤向记者回忆第一次和妹妹通话时,她本来有好多话想说,但杨梅喊她姐姐后,就当场泣不成声,这几天还是有一种梦幻的感觉,“没想到天大的喜事降临到我们身上了。”陈金凤说,妹妹端庄、开朗、有气质,“比我更能镇得住场。”她说,两人逛街时,有人说杨梅比她更像姐姐,逛街时,陈杨梅还为姐姐挑选了一身好看的衣服。
拍了第一张真正的全家福
4月21日,在贵州纳雍县,陈生梨为庆祝女儿回家,摆了盛大的宴席。一直以来给寻亲家长提供支持的杨妞花也专程赶到现场,担任当天团圆宴的主持人。
在团圆现场,陈生梨终于当着女儿的面,喊出“爸爸很想你”;他也终于为女儿小杨梅喂了一口棉花糖。杨梅说,她很庆幸父亲一直没有放弃她,爸爸的棉花糖非常甜,她小时候也非常喜欢吃棉花糖,“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小时候卖给我棉花糖的叔叔就是爸爸,只是我认不出他。”
当天,陈生梨一家也终于实现了真正的团圆。众多媒体的镜头,为他们一家人拍下了迟到19年的全家福。陈杨梅含泪说,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全家福。
这一天,对陈生梨而言,也是特殊的一天。过去,极目新闻记者曾在其他的寻亲现场见到陈生梨,曾经的他,满脸落寞,疲惫和憔悴印刻在脸庞上,总是在人群中举着寻人启事,眼神执着坚定,让人心疼;女儿回家后,陈生梨总是笑得合不拢嘴,精神焕发,还剪了一个时尚的发型,一夜之间仿佛年轻了不少,大家调侃他,嘴角压不住了。
鼓励失散在外的孩子勇敢找家
陈生梨说,虽然花了19年才找到女儿,但是自己感觉已经非常快了,找到女儿后自己“除了高兴还是高兴”。为了庆祝女儿回家,他原本打算贷款十万元用于庆祝女儿回家团圆,但有爱心企业得知情况后,为他承担了21日举行团圆宴的相关费用。
见证小杨梅和父亲大团圆,现场主持的杨妞花也忍不住流下泪水。她说,看到陈生梨和杨梅的团聚,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4月21日,陈生梨与女儿陈杨梅在团圆宴现场
在仪式上,陈杨梅说,原本当天的仪式她是打算戴着口罩出席的,因为她的身世情况,还没来得及告知在昆明的同事、朋友。但她想用实际行动,鼓励所有还在寻找家人的,内心又充满犹豫彷徨的人,勇敢站出来,走出一步去采血入库,或许下一刻就能和家人相见,“站出来会找到更多的爱。”
小杨梅和家人的团聚,杨妞花特地准备了一个长达3米的大蛋糕。上面写着:团聚不仅是一种形式,也是心灵的归宿,情感的港湾。
“第一刀切断过去的苦难,第二刀迎接未来的幸福。”杨梅爸爸陈生梨切蛋糕时说道,希望其他还在寻亲路上的家长,能早日“上岸”。
一块一块的蛋糕被分给现场来祝贺和“蹭流量”的寻亲家属们,希望他们能沾沾幸运,早日与失散的亲人团聚。
现在,陈杨梅的户口也已经解决,落在了贵州毕节纳雍县。“落在了我家,美丽的纳雍县。”陈生梨笑着大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