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对消费者的保护也不能就此松懈

极目新闻 2025-04-23 11:26:03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4月22日,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仅退款”取消后,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仅退款”在2021年时被拼多多率先推出,后在2024年时被京东、淘宝、抖音、快手等相关平台相继引入,历时四年正式迎来落幕。(据4月23日北京商报)

4d7ece880e037577a7b1b6fa3df26a02_665.jpg漫画来源:网络

“仅退款”这一政策的实行,本意是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在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与描述不符时,让消费者能省去烦琐的维权过程,快速获得退款。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却在实行过程中成为了人性的“照妖镜”。

收到货物可以不退东西,直接退款,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规则的善意很快被滥用,不少“羊毛党”利用规则漏洞,通过虚假描述商品问题等方式薅羊毛,社交平台上,甚至出现了专门利用“仅退款”实现“零元购”的攻略和群组;有的甚至形成了灰色产业链,专门从事批量退货退款套现。

“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网购11元衣服仅退款被判赔800元”等话题频繁登上热搜,不少买卖双方因“仅退款”对簿公堂,退货不用成本、退款立刻到账,这种根源上存在不公平的机制,激化了买卖双方的矛盾,违背了诚信原则,让正当经营的商家遭受损失,而最终只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权益受损的还是消费者。

这种乱象的持续发生,让取消“仅退款”成为必然之势。一个健康、良好的电商生态,需要平衡消费者权益与商家利益的“跷跷板”,平等、公正地对待商家和用户,这也是法律的基本要求。如果任由“拿了东西不给钱”的行为反复发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最终必然导致整个系统失衡,阻碍行业有序发展。

很明显,当下各大平台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取消“仅退款”就是一种顺势而为的调整,但取消“仅退款”后,“收到货”的情形下,是否能退货退款,将由商家与消费者协商决定,这又让不少消费者产生了疑虑。如果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商家不承认,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若商家不承认商品质量问题,买家退货的邮费又该由谁承担?要是商家用虚假物流糊弄消费者,消费者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消费者对取消“仅退款”后的售后保障充满担忧。

打击“羊毛党”没毛病,但消费者权益保护也应是永恒的课题。“仅退款”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便捷售后服务的合理需求。这一政策被取消,不意味着需求的消失,而是提示电商行业需要探索更周全的解决方案。

在完善售后机制,保护用户权益方面,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不是当甩手掌柜,而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建立更公正透明的争议解决机制,如组建功能更强大的售后客服部门、优化举证流程、明确运费分担规则等。从源头上来说,还要建立更完善的审核机制,加强对商家的监管,确保商品质量。同时,平台也应加强事前预防和用户教育,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异常行为,引导消费者合理维权。

“仅退款”从实行到取消,是一次探索,也是一个教训。电商平台的规则调整应避免机械式的“一刀切”,售后机制需要在保障消费者权益与维护商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防范商家独占话语权,也要避免用户滥用规则,只有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维护诚信道德,尊重市场规律,与时俱进,持续优化规则,才能推动行业进步,真正实现共赢。

责任编辑:黄潘婷 值班主任:邹丹雨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