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丨机器人半马开跑,这场比赛没有输家

极目新闻 2025-04-19 15:06:11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4月19日,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人类跑者共同挑战21.0975公里的智慧之旅。天工机器人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据4月19日央广网报道)

A机器人半马开跑.png

天工机器人率先冲线(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同人类的比赛一样,冠军只有一个,但这场比赛没有输家。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举办机器人马拉松比赛,能够站上赛场的机器人,背后都凝结着人类工程师的智慧,都属于机器人领域的上乘之作与佼佼者,能够站上跑道的,都已经是顶流,都是王者。

要知道,马拉松比赛对机器人有特殊要求,要求具备人形外观、可以实现双足行走或奔跑等动作,不能是轮式结构。意味着要有适用于长距离奔跑的一体化关节和本体,这在高功率密度与散热技术上都是课题。

一些此前已经名扬四方的机器人,在这次的比赛中并没有惊艳表现,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因为马拉松考验的是机器人本身的运动效率、动力电池、关节、材料等一系列交叉融合技术。跑步的成绩可能有先后,但不意味着未来的应用和产业会有局限性。就像人一样,有的适合短跑,有的适合长跑,有的适合跳高,有的适合跳远,并不能以一根尺子来衡量能力与潜力。这从比赛中也能看到各路参赛机器人的特点。

A机器人半马开跑2.png

宇树机器人摔倒后站起来(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比如宇树机器人摔倒后迅速站起继续比赛,现场响起一片掌声。这就是宇树机器人“柔韧”性强的特点,此前因会扭秧歌而火出了圈,该机器人曾成功完成全球首个原地侧空翻动作,刷新了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的纪录,所以,它在马拉松赛道上跌倒后能够站起来。来自武汉的神农机器人刚跑出几米便撞上围栏,遗憾出局。但也不表明它就不行,这短短几米路,已表现出起步速度极快的特点,这正是它的强项,只是由于方向未控制好,才导致“翻车”。据介绍,神农机器人拥有先进电动推进航空动力系统,实现了长续航与高载重的完美平衡。比赛中,还有一款机器人在头部掉落后,依然向前奔跑,令人印象深刻,可谓十分坚韧。

这次比赛是全球首次在真实开放环境中对人形机器人进行长距离耐力的挑战,与实验室的环境有别,故障摔倒在所难免。所以,这次比赛,跑得快不是唯一的检验指标,还设下了完赛奖、最佳耐力奖、最佳人气奖、最佳步态奖、最佳形态创新奖等专项奖。这就表明比赛并不以计时成绩来论英雄,能走上赛道的,都是胜利者。

A机器人半马开跑3.png

来自武汉的神农机器人队(图片来源:报道截图)

有网友笑称,机器人比赛时,有人“搀扶”,有人遥控,有人陪跑,这哪还能叫智能机器人。实际上,目前,一些人形机器人已经可以实现自主奔跑。此次半马比赛既允许机器人自主奔跑,也允许跟随奔跑,还允许遥控操作。别看还需要陪跑,这就像婴儿学走路,能迈出这一步就是成功,将来只会越跑越好。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共有20支赛队参加,这些赛队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地,可以说,这20支队伍,也相应代表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方阵,背后是另一个赛道,一直在争相竞技,奋勇向前。这些机器人在马拉松赛道上集体展示了我国机器人的研发成果与雄厚实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相互促进,携手向前,荣誉属于集体,所以,无论谁得了第一,也是中国的机器人跑赢了。

“在与美国的人形机器人角力中,中国占了上风,并表现得游刃有余。”4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以此为题刊文指出,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快节奏的创新,以及政策支持,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占据了优势,将复制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这次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奔跑的就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梦想与光荣,所留下的足迹比奖牌更加珍贵。比赛会有终点,但努力向前的探索不会停歇。在机器人产业的国际赛道上,相信中国人一定能笑到最后。

责任编辑:胡秀文 值班主任:邹丹雨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