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饺子”被韩国企业注册外观专利,别只是感到“好气又好笑”

极目新闻 2025-04-17 17:34:15

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

美国专利商标局官网显示,近日,韩国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CJ公司”)在美国注册的饺子外观专利获准通过。对此,律师表示,若中国在美国销售的饺子完全符合上述特征,可能触犯美国关于专利权的规定。(据4月17日央广网报道)

A“饺子”被韩国企业注册外观专利.pngCJ公司旗下必品阁饺子外形(图片来源:央广网)

这个消息让一些网友感到不是滋味,觉得韩国企业此举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饺子,咋就成了韩国企业的专利?难道以后包个饺子、吃个饺子,还会一不小心就侵权了?为何总想“拿走”中国的文化?

网友有这样的想法也正常,因为社交媒体上常有“韩国申遗端午节、汉字、中国结”等说法,还有“泡菜之争”,似乎中国的传统文化被盯上了,要被“抢”走的感觉。实际上,有的说法并不严谨,有的还纯是谣言。

A“饺子”被韩国企业注册外观专利2.png网友的评论(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据河南卫视2023年8月11日的一篇报道指出,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只是名字相似,内涵与习俗都不太相同。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萨满教的祭天仪式,会举办官奴假面剧、组织跳神,民众会喝薏仁汁、吃“艾子糕”,和中国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不同,与屈原更是毫无关系。至于“中医申遗”则子虚乌有,韩国只是为《东医宝鉴》这本书申遗,而“暖炕申遗”的实际项目叫“温突”,专指朝鲜民居特色的地热取暖系统,与中国东北的暖炕确有区别。“汉字申遗”“书法申遗”“风水申遗”则属误传,被媒体辟谣过。

中国青年网2021年2月4日的一篇文章介绍,根据相关规定,对于两个国家共同拥有的同源共享的非遗项目,每一个国家均可以单独申报。所以在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非遗申报成功后,我国的端午节也于2009年成功申遗。

“饺子”被韩国企业注册外观专利,不妨就事论事,不必过度解读。有网友说,饺子的外观有很多种,韩国企业只是申请了特定款式的外观设计专利,不必多虑。

A“饺子”被韩国企业注册外观专利1.png网友的评论(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要看到的是,食品的外观设计是可以申请专利的。公开报道显示,国内与月饼相关的专利申请已经超万余项;从具体类型来看,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以及发明专利分别为8860余项、1480余项以及1590余项。国家知识产权局也曾作出审查决定:维持武汉市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的“黄鹤楼”雪糕外观设计专利权有效。这意味着其他企业使用相似的“黄鹤楼”雪糕外观设计面临侵权。

据报道,在美国申请饺子的外观专利时,是引用了韩国的专利优先权,即先在自己国家申请专利,再到国外申请专利。“CJ公司分别在日本、韩国、美国及世界产权组织都注册了名为‘饺子’的外观专利。”

说是钻了空子也好,还是别的目的也好,人家确实是走了法律流程。这跟抢注商标与域名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先申请的先抢到。

韩国企业在美国获得的饺子外观设计专利,明确限定了14至16道顺时针螺旋褶皱、底部平坦、顶部隆起的半圆形面皮等核心特征,并附以毫米级精度的3D建模图。虽然饺子的外观各式各样,不排除中国人日常包的饺子也有这个模样的,但严格意义上讲,如果其他饺子的外观并不符合这个特征,就不能说是侵权,即使是符合这个特征,也未必就是侵权了,因为是否侵权,还要经过法律程序,“有实力的商家可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他的专利无效。”

专业人士指出,CJ公司的饺子外观专利申请,更多的属于营销噱头,实际广告效应远超设计的价值。韩国企业申请了饺子的外观设计专利,并不会影响到中国人的吃饺子自由,却让网友的内心起了波澜,但也别只是感到“好气又好笑”,这至少是个提醒,就是要增强知识产权的意识,自家的好东西也要依法看紧,该运用法律保护的也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不能让他人钻了空子。

责任编辑:韦武霞 值班主任:张欣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