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这家串串店火爆出圈, “无声餐厅”传递大爱“胜有声”

极目新闻综合 2025-03-29 22:23:01

近日,郑州一家“无声餐厅”在网络上悄然走红。视频中的串串店,不但有琳琅满目的美食,还有数名认真工作的聋哑人员工,他们用双手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引来人们的关注和打卡,迅速在郑州掀起一股无声有爱的品鉴热潮,留下被公益味道“香迷糊了”的评价。

这家名为“盛有声”的串串店位于郑州锦艺城。3月24日,接近中午,店内香气四溢,鼎沸的交流声中,几名服务员默默观察着,布餐、撤台、送上茶水,无声的手势传递着不同的信号,这一刻仿佛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温暖与希望。

串串店负责人李铎的话语中充满着对餐饮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他关注着消费者对服务员情况的反馈,希望“盛有声”不仅成为美食的代名词,更成为爱与希望的象征。在这里,每一个串串都承载着对聋哑人的关爱与支持,每一口美食都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盛有声”店名取自“此时无声胜有声”,品牌经营者王闯关注听障群体10多年,心里一直有“替他们做点儿事”的想法,其扶助残疾人就业的初衷也延续到了郑州这座城市。

“他们或许无法用言语表达,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和对工作的热情。”李铎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接触到了众多的聋哑人,他深深地被这种无声的力量所打动,他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业不仅仅关乎美食,更关乎爱与希望。

扎根郑州半年有余,这家“无声餐厅”已招聘4名聋哑人员工,他们日常主要负责撤台和摆串工作,店门口招聘信息显示服务员薪资待遇为3500~6000元。李铎表示,工资参考餐饮市场价格并结合实际经营情况进行调整,保证这些特殊的服务员劳有所得。

李铎经常通过直播的形式与网友互动,不仅展示品牌形象,也在郑州这座爱心城市中传播公益的力量。他计划开设更多的分店,在将美味带给更多河南朋友的同时,也希望为听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共同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

“我看到了他们的努力,感受到了他们的坚韧,这让我坚定了坚持下去的决心。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看到聋哑人的价值,感受到他们的力量。”李铎说。

他们用最美好的笑容,欢迎每一位客人光临。

听不见声音的这些员工,没有一次迟到

花马街是丽江市区著名的餐饮一条街,餐饮店众多。无声餐厅位于花马街中段,在众多的招牌中,无声餐厅4字尤为显眼。

这家无声餐厅,是云南省第一家无声餐厅,它于2015年7月开业。无声餐厅,对于很多人来说,还非常陌生,但这个餐厅并不是没有声音,而是21名员工中14人为听力言语障碍的残疾人。

走进餐厅,走廊、墙上、餐厅的小舞台等地方,都有一些关于关爱聋哑人元素的文字、图片。与别的餐厅相比,餐桌上多了手语牌、呼叫器、小本子和笔。

说到这群特殊的员工,张玉寿说,他一直从事餐饮业,2012年餐厅来了一名聋哑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名员工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使他产生了开一家无声餐厅的想法,于是2015年开了这家无声餐厅。

张玉寿说,“残疾人需要尊重和关爱,这种关爱是精神上的关爱,与金钱无关。许多聋哑人自身的缺陷,导致从小受尽他人异样的目光,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没有任何存在感,性格都很孤僻,在和一家无声餐厅,大多数员工的性格都发生了变化,这里不仅仅给了他们一个平台,展现自己,这里还让他们聚在一起,大家都在变化,都在一天天往好的方面改变,这或许就是无声餐厅存在的意义。”

不和你说话,当然不是为了耍酷

泉州刺桐路也有一间“无声”餐厅,进店没有人会和你说“欢迎光临”。

不和你说话,当然不是为了耍酷卖帅,而是因为这里的员工50%都是聋哑人。

这里是泉州罕见的聋哑人就业平台,店里目前有二十几位聋哑人。

“其实这里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专业的厨师,有名牌大学的设计师。”

老板说,大家从来也没有把自己归为所谓的“弱势群体”,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行业做到最好。

2023年,成都武侯区金花社区有一家“无声餐厅”,餐厅内的服务人员大多都是聋哑人,摘菜、洗菜、送餐等一系列制餐流程,总在无声中进行。他们大多来自四川各地,也有少部分来自省外。听不见、不能说话,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在“无声餐厅”里,他们似乎完全不用担心自己聋哑人的身份,甚至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无声餐厅”张贴在门口的当日菜单

3个月前,张桐瑞和妻子王慧滢一起来到位于成都武侯区金华社区的“馋爱善食无声餐厅”。在此之前,他在火锅店工作过、进过机车厂、送过外卖,但由于听不见说不好,每一份工作都不尽如人意。当他来到这家“无声餐厅”之后,逐渐喜欢上了成都这座城市。

与店内其他聋哑人不同的是,张桐瑞并非完全不能说话,他能够表达一些简单的语句,并且能够通过别人的嘴型大致猜出别人在说什么,外加其做事细致,到店里没多久,就成为餐厅主管。

采访期间,除了少数简单的语句,张桐瑞大多数还得依靠手机打字。“我目前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送餐骑手安全培训管理,然后督促店内员工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张桐瑞告诉记者。

而他之所以选择到成都来上班,是因为他发现成都对聋哑人有着一种顺其自然的包容。“成都就像我的第二家乡,来到这里我觉得活得很舒适。”

▲“无声餐厅”的聋哑员工正在备菜

▲“无声餐厅”的聋哑员工在做清洁

包吃包住

还有聋哑人经过培训到其他单位上班

中午12点,正值饭点,记者观察到,在餐厅内就餐的客人仅有10余人,为这些客人服务的员工也就两三个。据餐厅老板邓如斌介绍,堂食只是餐厅经营业务的一小部分,“我们主要提供团体外卖服务,所以一到饭点,员工就各自拉着餐食到订餐单位去了,要等到对方吃完之后才回来。”

说起餐厅的名字,之所以叫“馋爱善食无声餐厅”,是因为在这里工作的人基本都和张桐瑞一样,有着听力语言障碍。邓如斌告诉记者,餐厅内目前有十一二名聋哑人,主要为成都的一些单位、公司提供团膳外卖,同时由于其社区食堂的性质,也会为一些周边的居民提供堂食服务。

▲邓如斌与餐厅员工核对午餐的经营情况

“与其纯粹给予残障人士物质上的帮扶,不如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生活。”

这些无声餐厅都充满了爱意与善意。这里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工作的机会,更是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更能找回自信,散发人生的光彩!

极目新闻综合郑州晚报、红星新闻、央广网

责任编辑:刘明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