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该消除的不只是偏见

极目新闻 2025-03-24 10:16:39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近日,一则“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的新闻登上热搜。据称曾被人误解,甚至被同学踢出群聊,有网友质疑其炒作。3月22日、23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当事人张乐超,他对网络上的一些传言进行了澄清和说明。(据3月24日红星新闻报道)

首先要指出的是,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社会对此不应该有偏见。当事人表示,大约在2018年,他在班级群里表示自己要从医院离职了,准备去做正骨师,接着就被踢出群聊。群主事后解释,“在不同体系,大家应该就没有什么交集了,不需要联系了。”目前这只是张乐超的单方陈述,究竟是不是因为同学对他“不务正业”而踢他出群,不得而知。

A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png当事人回应相关疑问(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从情理上而言,同学之间,不会因谁从事的工作不够高大上就移出同学群,这违背起码的同学情,也显得不近人情,这是瞧不起谁呢?

北大毕业生该不该做正骨师,这个道理其实无须再赘言。在北大学生卖猪肉的时候就讨论过了,这么多年过去,社会日益进步,不应该还有就业偏见与身份歧视。

2003年,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回应“北大才子街头卖肉”时说,“北大的学生同样可以做一个普通劳动者。”何况评价一个工作的好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2011年,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表示,学生卖猪肉卖得最好也是北大的骄傲,就北大精神来说,在任何工作上做出贡献都是给母校增光。

北大毕业生做正骨师,并没有什么好争论的。3月22日,他收到母校“学院群”入群邀请,就表明了职业无高低贵贱,任何工作都应得到尊重。

张乐超说,希望人们能正确看待正骨行业,改变“人心中大山一样的成见”。这个声音应该被听到。

A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1.png当事人的毕业照(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据报道,张乐超201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曾进入公立三甲医院工作,后来因病一度只能卧床,得益于中医正骨,他重新站了起来,之后开始学习中医正骨并融入了现代医学知识,在北京从事正骨行业。

他因腰部问题做了两次手术,通过正骨慢慢恢复到能下地走路。这让他认识到了正骨的作用,他是受益者,这个经历让他对正骨产生兴趣,并投入其中,这在情感与逻辑上都说得通。

毕业证书显示,他于2011年至2017年期间,就读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他表示,2017年毕业后,他进入北京一家公立三甲医院工作。

有网友表示,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是不能从事诊疗工作的,进入医院只能从事行政一类的工作,对他从事正骨,是否有行医资格表示怀疑。另外,正骨单次收费一万也显得离谱。有网友质疑他以被踢出同学群为卖点,以北大毕业生的光环来营销正骨培训课。

对此,张乐超也做了回应,声称是因为客户太多,预约量太大,身体条件也限制了他亲自接待更多客户,便以涨价来限制人数。有网友质疑收费过高,张乐超表示,他其实每天只接待一两位客人。“人对人的服务几乎是不可替代的,总会有些人看重你的技术。”即使如他所言,一天只接待一两位客人,以每位收费一万元计,这个年收入就不只是百万元。

A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2.png当事人在培训学员(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张乐超又表示,现在对外的正骨服务,更多是由店内的其他老师或学员来做,“他们做的单次价格是在800元-2000元之间。”那么,年收入超百万元的说法,究竟是他个人的正骨收入,还是店内的所有收入?他个人的单次服务价格是否真的可达到一万元每次?

有网友对正骨按摩是否属于医疗行为感到疑惑。张乐超表示,其开设的正骨按摩店并不涉及非医疗机构所禁止的行为。

正骨行业应该被正视,应该被尊重,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该消除的不只是偏见,还有相关的疑问。张乐超所自述的,是否句句属实,目前尚无第三方发声,他的同学,他的老师,包括他的顾客,都没有出面就此回应。所以,相关疑问还需要更多的事实来得到澄清。

无论“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是否有炒作之嫌,对正骨行业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个是起码的常识。正骨是否涉及行医资质,这个行业如何规范,也不妨有个来自权威部门的说法。

责任编辑:卢雅君 值班主任:张欣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