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广东多地严查“全职”顺风车,假顺风车为何人人喊打?

极目新闻 2025-03-12 10:05:19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3月11日,红星新闻从广州市番禺区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按目前广州市规定,营运车辆不能接顺风车订单,只有非营运车辆才能接单,且非营运车辆一天也不能接超过三单,超过就属于非法营运。有工作人员透露,“近期刚收到通知,还在讨论当中,建议不符合条件的司机暂时不要接顺风车单,不然可能会收到罚单。”一名司机介绍,目前广州、东莞、惠州等地均有司机收到停止接单通知。(据3月11日红星新闻报道)

0FC482891AF11005B40910907C5EF71C.png相关截图

这条消息发布后,受到了网友的热评,大家的声音几乎一致,为监管部门的作为叫好。

近年来,部分出行平台为扩大市场份额,允许双证齐全的网约车司机通过顺风车平台接单,许多司机也将顺风车变为职业化营运,甚至通过多平台拼单等方式获利。

本来,算小账,消费者选择顺风车,可以节约出行成本;算大账,拼车出行有利于节省能源,减少交通拥堵。总之,都是一件好事。

然而,目前的“顺风车”已经发展到私家车主接不到单、消费者打不到真正顺风车的情况。虽然说,通过市场调节,让不适合运营的出行方式被淘汰,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

9EDD9036F52A3860A51C9AFD2EFBBA65.png有司机表示收到罚单(图源:红星新闻)

一是,一些司机通过“全职”顺风车的方式,规避网约车对车辆和司机的营运要求,形成了监管的灰色地带,说白了,就是“黑车”。

二是,一些营运车辆为了利益最大化,也来“抢食”,但是因为顺风车单价较低,他们往往通过拼车的方式,谋取利益最大化,甚至在私下转让订单。结果,绕路、不开空调、接送不准时的情况屡屡发生,临时加价,找乘客索要返空费、高速费等,更是让消费者苦不堪言。平台对顺风车的管理本来就松散一些,消费者维权相对比较困难。如果发生交通事故等意外,消费者的权益更得不到保障。

这些,就导致假顺风车“人人喊打”的局面。

有人称,让真正的顺风车司机接单不就行了吗?但是,普通私家车主根本抢不过全职运营的司机,消费者也根本不知道接单的是不是顺风车。所以,当地开始治理“全职”顺风车的时候,一些订单无人接单,是因为真正的顺风车主,几乎被驱逐出市场了。


D2C5DAEE22BD40C08684FD50A6283751.png有平台显示营运车辆不允许接顺风车订单(截图)

顺风车就是顺风车,应该回归绿色出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原则,如果全被“全职”顺风车司机占据,就已经不能称之为“顺风车”了,而且严重危害到了正常的交通营运秩序,对此规范管理就成了群众的呼声。

当地有关部门对顺风车接单数量作出要求,非常有针对性,降低了“黑车”的操作空间。同时,加强平台管理,不允许网约车司机“两头吃”,也让他们专心做好细分市场,做好服务。

总之,不管什么出行方式,都要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为核心。让顺风车回归“顺风”的本质,才有利于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对此,各地不妨借鉴学习,早点给顺风车立规矩。

责任编辑:韦武霞 值班主任:谢礼逵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