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爆款”AI图片著作权归谁?这个判决有警示意义

极目新闻 2025-02-07 13:08:08

评论.jpg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AI创作所得到的成果能否被视为“作品”?版权到底归谁?2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近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AI生成图被侵权”的著作权纠纷案。

王某系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创作者。2024年6月20日,王某发现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抖音账号发布AI绘画训练营广告,用于AI绘画售课。该广告中引用的图片与其用AI创作的图片一致。且自己于5月26日注册了该作品的版权登记,被告公司已侵犯了自己拥有的案涉图片著作权,遂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创作过程反映了王某的构思、创作技法、审美选择,体现了王某的个性化表达。因此,被诉图片凝结了王某的智力劳动成果,应予保护。王某为被诉图片的作者及著作权人,有权提起本案诉讼。

综合考虑被诉作品的性质、知名度、侵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及王某维权的合理开支等因素,酌情确定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赔偿王某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4000元。一审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2月6日极目新闻)

王某作为AIGC创作者,其用AI创作设计的图片,被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擅自用于AI绘画售课广告的商业用途,而且王某早在图片创作完成后进行了版权登记。法院最终认定王某为该图片的作者及著作权人,侵权公司需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这一判决看似简单,背后却蕴含着诸多复杂且关键的法律与现实意义。

怎么判,彰显了著作权法对智慧结晶的保护。从创作本质来看,尽管AI生成内容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但不能忽视的是,创作过程中输入的关键词、创作思路以及对生成结果的筛选和调整,都融入了创作者的构思、创作技法和审美选择,是创作者个性化表达的体现。这就如同传统艺术创作中,画家使用画笔、颜料等工具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AI只是AIGC创作者手中的新型工具,如何用、用出什么效果,体现的是创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本案中,王某在AI创作过程中付出的智力劳动,使得生成的图片成为其智慧的结晶,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一直以来,AI生成作品的版权归属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有人认为AI作为生成内容的直接工具,其生成的作品不应简单等同于人类传统创作的作品;另一方面,若不赋予创作者对AI生成作品的版权,无疑会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阻碍AI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此次判决明确了在AI创作过程中,只要作品凝结了创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创作者即为作品的著作权人。这一判决结果不仅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司法范例,也为AI内容创作领域的版权保护指明了方向,鼓励更多创作者积极投身于AI创作,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该判决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AI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运用AI进行内容创作,如广告设计、艺术创作、文学写作等。明确AI生成作品的版权归属,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减少侵权纠纷的发生。同时,也提醒各行业在利用AI技术时,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因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原贵 值班主任:张欣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