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12月2日下午,在长沙黄兴路步行街上,一名商贩售卖的气球被人挨个弄破,一旁还有身穿制服和马甲、戴执勤袖标的工作人员。3日,当地步行街管委会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商业街不准卖气球,区有关部门正在调查此事。(据12月3日极目新闻报道)
相关视频截图
路人拍摄的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在卖气球,小喇叭喊着“气球三块,统统三块”。另一名男子将气球挨个弄破。在另一段视频中,与卖气球男子同行的女子称,“他都准备走了,被追回来……”拍视频的路人在评论区称,女子说他们已经撤走了,是管理人员拉着他们一直追着弄破气球。
商业步行街不让卖气球,管理者“我的地盘我做主”无可非议。而且,气球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性。2024年4月,河南周口一女子扔氢气球时被炸伤胳膊;2023年6月,广东揭阳一孩子将氢气球砸向吹风机造成妈妈严重烧伤……为此,有消防部门做过“氢气球爆炸实验”,提醒消费者警惕身边的危险。
另据央视新闻4月29日报道,2006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作为气球的填充物,并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灌充、施放氢气球及其升空物,严禁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就是说,商贩售卖氢气球是违规行为。
商业街严管气球,这一点理应支持。但是,严管气球并不等于可以胡来。
一是,气球是商贩的私人财产,商业街的管理者,有什么权力去破坏他人财物?或许,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体现管理者的严格管理,让贩卖者望而生畏,不再到这里来卖。但是,管理者不能只看“结果”,而罔顾行为是否合法。
二是,刺破气球的行为,是一个危险的举动。如果旁边有人抽烟,或者衣服产生静电,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视频中可以看到,还有那么多人在围观。发生事故,管理者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遇到明火会瞬间爆炸,人拿在手上很容易对人体造成灼伤,除了被引燃,静电、太阳暴晒、受外力挤压或严重摩擦也有可能发生爆炸。
虽然商贩售卖的气球是不是氢气球还无定论,但据媒体报道,氦气的市场价格是氢气的十倍左右。三元钱一个的气球,是不是灌充的氢气不难推测。据济南时报报道,用氢气灌充每个气球成本几毛钱,用氦气灌充成本在五元。
面对售卖气球的行为,商业街管理者可以人性化操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商贩不听,可以采取手段驱赶,也可以请城管部门过来执法,甚至可以报警处理。但自己不能逾越底线,破坏他人财物,制造危险行为。
当前,全国各地景区小摊贩售卖气球的现象并不鲜见。气球到底是灌充的氢气还是氦气,在外观上很难分辨,消费者也不知情。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执法管理,从源头上减少氢气球违规上市,既可以避免管理纠纷,同样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