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紫牛评紫金|淮剧《我家住在渔歌村》绘制乡村生活百味

扬子晚报 2024-09-22 01:10:19

“我家住在渔歌村,渔歌声里有知音。苦辣酸甜唱不尽,唱得月落太阳升......”9月21日下午,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现代淮剧《我家住在渔歌村》在溧阳文化艺术中心演出,这部戏由射阳县淮剧团创排,是一部有着浓郁乡土气息和地域性特色的乡村题材轻喜剧。

乡村振兴主题是乡村题材戏剧作品常见的主题,《我家住在渔歌村》也不例外,本剧围绕着渔歌村文旅项目开发这一条主线展开,剧中热爱唱渔歌的笑开怀因为渔歌村的开发,渔歌艺术团面临解散,为了留住渔歌,笑开怀走马上任渔歌小镇文化站代副站长,坚守心中的信念要留住美丽渔歌,最后渔歌村也荡漾起了非遗保护和时代变迁的浪花。这一故事让观众看到了乡村振兴中非常真实的一面,渔歌村的改造是响应国家美丽乡村振兴的政策,是有利于村民们的好事,但是基层改造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总会有各种磕磕绊绊,笑开怀是乡村振兴改造中坚守非遗文化的基层文化人的代表,他们质朴纯净,初心不改,也正是因为有笑开怀这样的人存在,非遗才能代代相承,绵延流畅。

作为一部主旋律的戏剧作品,最值得称赞的是这部作品并没有将乡村振兴这一宏大主题和乡村戏中常见的“笑闹俗”生硬嫁接,而是像观众展现了更加生动的乡村生活况味,在这个舞台上,生活是苦乐交织的,笑泪同行,有开心圆满,也有遗憾错过。剧中设置了两条爱情线,一个是青涩初恋最终含泪错过,一个是无果暗恋最终远走他乡,观众随着接连不断的情感纠葛故事时而同情叹息,时而会心一笑。同时也能明显的感到主创团队对于江苏本地的风土人情非常熟悉,比如“报菜名”一段,这是很戏曲化的场面,充分的展现了江苏饮食文化,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观看起来也十分有趣。人物对话上更是妙语连珠,脍炙人口的乡间俚语信手拈来,充分展现了主创团队的在观察现实提炼现实生活方面的功力深厚。

乡村题材的戏剧作品以乡村为背景,讲述家长里短,田间地头,既要有民间生活的烟火气,也要有时代气息,能把握得住时代旋律,也拿捏得住广大农村观众的审美趣味,要兼顾艺术性和可看性、通俗性并不容易,《我家住在渔歌村》整体而言是一台比较成熟的现代淮剧,时代性浓郁鲜明,有戏有情,质朴动人,体现百姓情怀,绘制一番生动的乡村图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责任编辑:简俊晖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