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锐评|江苏一单位招聘前三名均未录取,不回避质疑才能消除公众疑虑

极目新闻 2024-08-01 21:42:06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随着“江苏省2024年省属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第三批)”的公布,其中有网友对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对外联络(岗位编号017)”岗位的录取结果提出“是否内定”的质疑。

据查询,该岗位按照1:3的比例范围进行资格复审,共有6名考生具备面试资格,而在最终录取中,综合总成绩排名第一名的考生体检不合格、排名第二的考生心理素质测评不合格、第三名考生则是直接放弃入职。最终,综合成绩第四名和第五名的考生以递补的形式入职该单位。

记者拨打了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招聘咨询电话。对方表示网上信息有误,“确实存在前三名都出现没有录用的情况,但均符合招聘流程,不存在内定情况。”(据8月1日正观新闻)

微信图片_20240801162804.png网友质疑招聘“内定”的网帖截图

任何公开招聘的考试都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事业单位招聘更是涉及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因此更需要增加规范性和透明度,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一场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相对最为客观公正的笔试,考了前三名的考生却都没能被录用,公众会产生质疑是很正常的反应,招聘单位有责任去说明情况,回应关切,因为这不仅关乎部分考生的前途发展,也关乎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和最起码的社会公平。

针对此次事件,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记者询问之下,做出了初步回应,概括而言就是,前三名考生没有招聘各有各的原因,符合流程,没有内定。但是这一回应显得过于随意和简单,并未能完全消除公众疑虑。尤其是,其中一名考生是因为心理素质测评不合格,这种测评在一般的招聘门槛中比较少见,而且显然也存在局限性和不稳定因素,更容易引发公众猜测。如果说,应聘者其他方面都很优秀,只是因为一次心理素质测评不过关就“一票否决”,是不是有点流于简单,有失公平?

招聘虽然是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工作,但既然引起了公众关注,事件就具有了一定的公共性,影响着公众对社会公平的认知和感受,招聘单位当然有责任也有义务提供更加翔实、具体的证据和解释,以证明整个招聘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具体而言,就是在保护应聘者隐私的前提下,披露更多关于前三名未被录用的原因,尤其是三位求职者的面试表现、心理素质测评的标准等公众关切的信息,便于公众知晓和理解整个招聘流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近年来,常有事业单位招聘遭遇质疑的情况发生,一来,招聘就业等问题本来就是民生热点,一直都备受关注,二来,“考编热”让竞争更激烈,大家更希求事业单位招聘能做到绝对公正,杜绝任何“因人设岗”“萝卜招聘”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关注和推动,无论是公务员考录还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称考试,都越来越趋向于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对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的防范和处理措施都在不断完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平度。

所以,相关单位也没有必要把网友的质疑当成是负担,反而可以当成是增加透明度、加强群众监督的契机,以积极的态度处理,针对核心问题有效回应,可以有效消除猜疑,维护招聘工作的公信力,更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使所有类似单位完善招聘制度,优化招聘流程,注重程序规范和透明度,特别是在引入新的测评环节时,应充分考虑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赢得公众的信任和认可,为更多优秀的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

责任编辑:黄潘婷 值班主任:张欣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