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媒体调查报道,一种外观类似一块木板的前置“共享单车儿童座椅”颇受欢迎。
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再也不怕骑车时没法带孩子”“对付懒娃的神器”。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共享单车儿童座椅”,价格大约几十元到100多元不等,不少店铺该类商品的销量达到数千。
但这种“儿童座椅”支撑点不足、不够坚固,容易断裂,存在很多风险。而且共享单车的轮子没有“防卷入护栏”,很容易导致儿童的脚受伤。(据新京报)
这种很受欢迎的“儿童座椅”,严格来说就是一块带有开口和建议固定装置的木板,使用时卡在车头下方的车架和车座下方的座管后,可以让孩子坐在上面。
稍微“高级”一点的款式,还会带上坐垫,由两根带子组成的脚踏,再多花点钱,还能买到铝合金材质,带扶手和护栏的座椅。
但无论再怎么“升级”,这种前置座椅本身的危险性并不会消除,因为共享单车的车座前方的位子本身就比较狭窄,并没有设计出给人坐的空间,强行加装一根“横梁”,靠卡住两端来承力,骑行中一旦断裂,坐在上面的孩子该有多危险?而这些售卖所谓的“儿童座椅”的商家所能提供的安全措施,就是一根成人和儿童腰部绑在一起的腰带,不但不能保障安全,还可能在事故发生时耽误家长及时救援孩子,可以说是隐患多多。
据相关法律规定,市区和城镇道路上骑自行车不准带人,但在不通行公交车辆的道路上,可附带一名学龄前儿童;附带学龄前儿童的自行车应安装牢固的座椅,通过有公交车辆通行的路口时,须下车推行。这个牢固的座椅一般都是安装在家用自行车的后座架上,同时要配备护栏、扶手、软坐垫、安全头盔和安全带。
共享单车解决的是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与家用自行车相比,其设计和用材偏重于轻快便捷,随骑随走,更适合短程代步,低速行驶,所以大多数都没有设计后座架。也就是说,共享单车不具备带人的条件,随便改装用来带人,就是缺乏安全常识和风险意识的表现。
目前,已经有不少使用这款座椅的人出了事故,很多家长在吃过亏之后,也会呼吁大家不要使用,但终究敌不过带娃出行的需求和商家营销的声浪。非机动车儿童安全座椅目前也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也没有形成品牌化和规模化,这就给了一些不良商家“钻空子”的机会。但是,商家的逐利冲动或许很难遏制,身为监护人的家长心里却应该有数,不能为了一时所谓的“方便快捷”,就把孩子的安全当儿戏。
这种安全隐患很大的产品,目前在线下门店几乎没有售卖,但是在电商平台上却卖得风生水起,可见行业监管还存在漏洞。道路交通伤害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大风险因素,家长要警惕,社会要重视,电商平台应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及时清理这种不安全的商品,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安全性能没有保障的儿童座椅热卖,也说明很多家长确实有骑单车接送孩子的“刚需”,共享单车企业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在需求强烈且安全合规的区域,多投放一些亲子单车,给有需要的家长提供便利。行业内应呼吁非机动车儿童安全座椅及配套装备的国家标准尽快出台,引导相关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切实保障儿童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