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
当地时间2月18日,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随后,美国国务院在会谈结束后发表声明说,美俄就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和结束俄乌冲突等达成四点共识。
2月18日,美俄官员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图源:新华社)
那么,这场持续4个半小时的会谈都谈了哪些内容?为什么没有邀请泽连斯基参加?欧洲在这当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对此,湖北省国际关系协会理事郭关玉、海图智库专家朱信荣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美俄会谈只是双方沟通的第一步,之所以不邀请乌克兰参加,是因为各方在如何结束俄乌冲突方面,仍有较大分歧。欧洲目前处境尴尬,它们无法完全独立于美方处理乌克兰问题。
美俄会谈达成四点共识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表的官方声明,美俄就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和结束俄乌冲突等达成四点共识。
1.双方同意建立磋商机制,解决双边关系中的棘手问题,其目标是采取必要措施,使两国外交使团的运作正常化。2.双方同意任命各自的高级团队,着手努力以持久、可持续且为各方接受的方式尽快结束乌克兰冲突。3.双方同意为未来在共同地缘政治利益问题及经济和投资机会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础,这些合作将随着俄乌冲突结束而出现。4.当天与会团队承诺将保持接触,确保以及时和富有成效的方式推进谈判进程。
2月18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卢比奥与拉夫罗夫握手(图源:新华社)
“这是美俄双方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较为全面深入的高层面对面沟通,谈的表面上是俄乌冲突问题,实际上是美俄关系恢复问题。”朱信荣认为,此次会谈并没有实质性成果出现,“当天较有意义的成果就是双方同意恢复驻对方大使馆配置,为后续乌克兰问题和谈进程做准备,这也本身意味着见面是双方沟通的第一步而不是全部。”
据了解,会谈结束后,美国政府代表团随即表示,第一步举措将是恢复美俄两国外交使团的正常运作。共同出席记者会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也补充说,重要的是让美俄驻对方国家的大使馆恢复正常运作。
郭关玉表示:“之后肯定还会再谈。从美国方面来看,特朗普执政后,采取‘美国优先’的对外政策,结束俄乌冲突可以减轻美国援乌的负担。从俄罗斯方面来看,俄乌冲突已经持续数年。如果能尽早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结束俄乌冲突,也是最佳的选择。”
为什么没邀请泽连斯基和欧洲各国?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冲突当事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未被邀请参会。此外,在会谈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还严厉批评了泽连斯基。
报道称,特朗普批评了泽连斯基的领导能力,表示泽连斯基三年前就该结束这一切,就不应该开始这一切。他表示,泽连斯基本可以达成停火协议。
特朗普暗示,如果乌克兰想在谈判桌上有一席之地,就应该举行新的选举。他表示,现在的情况是乌克兰还没有举行选举,乌克兰领导人的支持率下降到了4%。
实际上,特朗普此番言论早有迹可循。一直以来,特朗普在援乌方面都持消极态度。2月18日,他还公开表示,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一兵一卒,“因为我们(距乌克兰)很远”。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右)(图源:央视新闻)
“会谈没有邀请欧洲和乌克兰,其实就是特朗普原本的考虑,也是当前乌克兰问题甚至欧洲安全问题的本质,即美俄战略互信问题。”朱信荣分析称,特朗普的理解是,要为美国自身的对外安全减负,就要“进行大交易”,而欧洲安全问题上他认可的交易对象其实只有俄罗斯。
郭关玉认为,“不带欧洲,主要是因为欧盟内部对援乌尚有分歧,而美国和欧盟也在如何结束俄乌冲突上存在着态度分歧。不带乌克兰则是因为俄乌、美乌在结束冲突方面也有分歧。比如乌克兰执意加入北约,这是美俄都不同意的。”
当然,为打消欧洲的担忧,美国国务卿鲁比奥16日说,围绕乌克兰问题的谈判进程尚未真正启动,到了“真正的谈判”时,乌克兰和欧洲会参与进来。
是否意味着美欧关系遇冷?
就在美俄会谈前一天,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提议下,欧洲多国领导人17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紧急会议,商讨乌克兰局势和欧洲集体安全等议题。
巴黎会议的参会者包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波兰等国领导人,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吕特。这场会议被视为欧洲重新锚定自身角色的一次尝试。
法国总统马克龙(图源:新华社)
“在欧洲眼中,特朗普跳过他们和俄罗斯谈俄乌问题是‘严重背刺’,但是欧洲别无选择,即便是马克龙牵头举行欧洲领导人紧急会议后,也还是要和特朗普进行通话来商议后续打算,欧洲无法完全独立于美方处理乌克兰问题。”朱信荣补充说,“美欧之间的问题不止俄乌,还有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会重新翻出美欧之间就钢铝、飞机等产品之间的贸易矛盾,甚至还有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大批欧洲内部问题等新动向。”
此外,据媒体报道,这场在巴黎召开的长达3个小时的峰会不仅未能取得预期成果,反而暴露了欧洲内部的分歧。
英国首相斯塔默称,英国已准备好在必要时派遣地面部队。瑞典外交大臣斯蒂纳加德也表示,瑞典不排除“在必要时”向乌克兰派遣部队。
德国、西班牙、波兰则持反对态度。波兰总理图斯克在会前就表示,波兰不打算向乌克兰派遣军队。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阶段讨论这个问题“为时过早”。
分析人士指出,近来美俄之间的互动令欧洲担心自己被排除在外,此次在巴黎举行的会议被视为欧洲对美国的“回击”,未来美欧关系裂痕或将进一步扩大。
俄乌冲突3年,谁是最终赢家?
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战事延宕至今已近3年。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仍就结束冲突存在很多分歧,但双方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谈判意愿。
纵观近3年的俄乌战事,朱信荣认为:“从各方的得失来看几乎是没有赢家可言的,即便是从美西方制裁中生存下来的俄罗斯也损失巨大,而最大的输家就是承受更高物价、面对更大安全困境的欧洲方面,以及一直困于战火无法建设发展的乌克兰。”
2月16日在德国慕尼黑拍摄的被积雪覆盖的慕安会标识(图源:新华社)
对此,郭关玉则表示,“美国在冲突中通过卖军火让国内军工复合体不断获益,近期又明确觊觎乌克兰的稀土矿。美国之外其他地区的动荡,也使得美元保持强势。俄乌冲突爆发后,北约扩员,且欧洲多国都大幅增加了军费,这又增强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实力。”
至于何时停火,朱信荣和郭关玉都认为,目前还很难说。美俄关于停火的规划,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当程度的困难。当前,影响俄乌冲突结束时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乌克兰作为俄乌冲突的当事国,还没有与俄罗斯正式谈判,且泽连斯基已经在积极寻求新的外援。二是欧盟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履行对乌援助承诺。因此,现在还无法通过美俄这一次接触来判断俄乌冲突何时能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