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曾是横跨亚非拉帝国倭马亚王朝的首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独特的美食文化。《中东那些事儿》这一集我们来看大马士革人拥有的甜品世界。
大马士革街头甜品店:种类繁多的叙利亚甜品
春节期间,我的叙利亚朋友带我来到了一家大马士革街头非常常见的甜品店。
总台记者 王薇薇:这时我才发现,叙利亚甜品原来有非常非常多的种类。这是因为叙利亚甜品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受到了波斯、亚美尼亚、土耳其等文化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总台记者 王薇薇:这些都是叙利亚的甜品吗?
大马士革居民 海法: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呢。
大马士革居民 海法:这个是纳姆拉。
大马士革居民 海法:这个是哈拉威,另一个被叫做瓦尔巴德。
大马士革居民 海法:我建议你尝尝凯奈飞,它在叙利亚很流行。凯奈飞主要由黄油跟面粉制成,下面是奶皮。
总台记者 王薇薇:这个清香的味道是什么?
大马士革居民 海法:这是玫瑰水的味道,加了玫瑰水。
叙利亚甜品有清新爽口的,有甜腻到位的;有细腻粉质口感的,也有酥脆烘烤口感的;有纯奶皮的,也有用料复杂的。总计有20余种。
叙利亚甜品王国中的“王冠”——巴克拉瓦
在这些甜品中,最负盛名是巴克拉瓦。巴克拉瓦以制作精细,用料考究而被誉为叙利亚甜品王国里的“王冠”。2023年,叙利亚总统访华时,送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礼物就是一盒叙利亚达乌德家族制作的巴克拉瓦。我们按图索骥,在大马士革找到了制作这份国礼的达乌德家族。
总台记者 王薇薇:叙利亚的这些甜品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是怎样的家族才会传承下如此精美而复杂的甜品呢?达乌德家族的第三代传人带我们来到他们的祖宅来一起品尝甜品。
20世纪初,达乌德家族开始制作巴克拉瓦。拉德旺爷爷从宫廷中学习手艺。最初,这种甜品只为贵族制作。
达乌德家族第三代传人 拉德旺:这些甜品种类统称为巴克拉瓦,但每一种在制作、烘焙的阶段和配料方面都是以特殊的方式制作的。这使得每种种类都有独特的味道,与其他种类不同。
根据形态与用料,不同的巴克拉瓦被叫做鸟巢、小拇指、阿西亚等。
总台记者 王薇薇:吃下来之后我最喜欢的是这个最小的甜品。它比小拇指还小,非常小,大家可以看一下,非常小。但这么小的甜品里面,酥皮足足卷了有15层。这样就会让它吃起来非常酥脆。一口下去,黄油与蜂蜜的味道非常上头。
揭秘巴克拉瓦制作秘诀
拉德旺介绍说,巴克拉瓦制作原料其实就是黄油、蜂蜜、面粉、奶油、开心果。而特殊的口感主要是来自复杂的制作工艺。拉德旺第一次带媒体进入他们家族的制作工厂,揭秘他们的制作手法。
拉德旺表示,核心技术是,15张比A4打印纸还要薄的酥皮叠加,每一层之间都用黄油分开,经过烘烤后会产生浓郁的香味跟酥脆的口感。
达乌德家族第三代传人 拉德旺:这些层非常薄且细腻,由面粉、水和一些盐和糖制成。我们还使用少量淀粉来保持这些薄层的黏性和彼此分离。现在放上开心果,当我们把面团和开心果层放在一起后,我们将配料压在一起以保持凝聚力和光滑度,然后我们根据我们想要的尺寸切割巴克拉瓦,然后在上面添加黄油。
优质的开心果被压实,15层酥皮压上后依旧能看开心果的形状。淋上融化的黄油,还没有进入烤箱已经香气四溢。
达乌德家族第三代传人 拉德旺:我们有农民为我们提供叙利亚种植的开心果。叙利亚开心果品质最好,因为它里面的油较多,而且颜色是纯绿色。
面皮被处理得细若发丝,但依旧坚韧。师傅飞速用他们卷住开心果,一个鸟巢就做完了。
拉德旺说,几十年来,巴克拉瓦作为叙利亚的印记而被送往世界各地。但如今,叙利亚遭受的全面“制裁”正在影响巴克拉瓦的延续。支付方式被切断导致向国外的销售渠道阻塞。叙本国农业遭受制裁的打击让讲究原料的巴克拉瓦在获取原材料时倍感吃力。拉德旺表示,希望巴克拉瓦能带着叙利亚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挺过这段艰难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