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大兴区采育镇附近的农田中,连片的大豆地里,成熟的大豆变成了深褐色,等待人们收获。
采育镇的一处大豆地里,收割机驶过农田,正在收割最后一行大豆,黄色的大豆装满车厢,收割即将结束。据农情调度数据,北京全市扩种大豆后,2022年播种面积约为4.8万亩左右,比上一年增加2.7万亩。
收割机正在收割大豆。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丰收的尾声,4.8万亩大豆归仓
10月10日北京降温结束后,气温开始慢慢回升,京郊大地上,已经到了秋收的尾声,不少农田已经种植冬小麦。偶尔在人工收获的小块玉米地中,还能看到空空的秸秆。
不少大豆田中,收割机正在紧张抢收,成熟的大豆,叶子几乎完全枯萎,密密麻麻的豆荚挂在光秃秃的豆秧上,显露出成熟后的深褐色。
成熟的大豆。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大兴区是北京大豆种植的大区,据了解,全区中有1.3万多亩大豆,是北京大豆播种面积最大的区。记者在采育镇多个乡村看到,不少大豆田都已经收割完毕,只有少部分仍在收割之中。
大豆长势喜人。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大豆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北京有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今年以来,北京市响应国家大豆扩种战略,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全市播种面积扩大到4.8万亩,同比增长128.6%。
采取多项措施,实现大豆扩产
据介绍,今年以来,北京通过林下间作大豆、粮食作物轮作、新增种植空间等多种模式,使得大豆种植面积翻了一番以上。
收割机收获的大豆。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朱莉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市采取了多种措施,扩面积,提产量,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超额完成了扩产目标。“到目前,秋收已经到了尾声,大部分大豆已经收获到手。”
朱莉表示,为保障大豆扩产和顺利生产,北京市农业农村部门专门成立了服务队,汇集了农业部门、农林院校的农技专家、品种推广专家、病虫害治理专家等,为种植户提供了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培训,包括应对今年的大风、急剧降温、干旱天气等,保障大豆顺利生产,提升大豆单产。
同时,在组织方面,北京市农业农村部门还组织了多次生产培训、生产评价等,各级农业部门全程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还组织了高产擂台赛等活动。
新品种引进示范,提高大豆单产水平
10月12日当日,大兴区采育镇采伟路附近的一个种植基地中,还进行了一场新品种大豆的理论测产。
专家在地里对大豆进行测量株距等数据。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在种植基地中,来自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在种植基地中,通过单位面积中的株数、豆荚数等数据,进行了理论测产,预计该品种种植的亩产可以达到226公斤,高于当地平均亩产13.6%。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