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程平 汤文涛
4月23日,在湖北竹山县林业局野生动物救助站,一只右后腿缠着纱布的小麂正在进食新鲜菜叶。这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经历三天专业救治后,现恢复情况良好,待其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将重返自然。
4月19日清晨,竹坪乡金花村村民华彩章在后山喂鸡时发现一只受伤小鹿。经辨认,这只体长约70厘米、重约15公斤的动物正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小麂。华彩章立即为小麂清理伤口并喂食补水,同时通过村委会逐级上报至县林业局。
竹山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杜翔接报后,携急救箱驱车40公里赶赴现场。"当时小麂右后腿有明显撕裂伤,已出现轻微感染迹象。"杜翔回忆道,他先用碘伏清创消毒,再用无菌纱布包扎止血,随后将小麂转运至县野生动物救助站。
据悉,这是竹山县今年第6例野生动物成功救助案例。该县近年来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年均处理野生动物救助事件20余起,成功率达95%以上。林业部门在17个乡镇设立野生动物保护联络员,并开通24小时救助专线。
"小麂属于鹿科动物,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杜翔介绍,这只亚成体雌性小麂经全面检查,除右后腿外伤外体征正常。目前每天接受两次伤口换药,并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近年来,竹山县林业局通过"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发放保护手册、举办科普讲座等形式,年均开展宣传活动30余场次,覆盖群众5万余人次。该局数据显示,2023年群众主动报告野生动物线索同比增加40%。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竹山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该县正规划建设标准化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预计年内投入使用。未来将结合智慧监测系统,构建"发现-救助-放归"全链条保护体系。
目前,获救小麂已度过危险期。林业部门将持续观察其恢复情况,待其完全康复后,将选择合适栖息地实施科学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