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杨卫群
4月16日晚8时,湖北省孝感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通过“文明孝感”对外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孝感好人”上榜人物名单。
其中,助人为乐“孝感好人”:汉川市刘家隔镇居民刘明旺、应城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辅警汪启晗;见义勇为“孝感好人”:孝南区新华街道苏旮旯社区个体户苏志鹏、孝昌县邹岗镇杏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付春国;诚实守信“孝感好人”:安陆市棠棣镇人民政府干部李思懿、骆九青、宋继伟三人团体、孝昌县花园镇红旗塑料厂退休职工胡金明;敬业奉献“孝感好人”:孝南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徐惠斌、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刘杨萍;孝老爱亲“孝感好人”:汉川市新河镇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护理员刘玉华、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韩湾村村委会副主任韩爱红。
他们中,汉川市刘家隔镇居民刘明旺(极目新闻多次报道,无偿献血219次的汉川餐馆老板刘明旺进入“湖北好人”公示名单)、应城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辅警汪启晗(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湖北应城公安95后辅警为生命点亮希望之光)均是由极目新闻对外最早报道;此外,孝南区新华街道苏旮旯社区个体户苏志鹏(他跳入冰冷河水中救人,妻子打开手机光照明,女儿事后送上衣服,孝感“一家三口”挽救生命-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安陆市棠棣镇人民政府干部李思懿、骆九青、宋继伟三人团体(夫妻返乡,不慎遗失5万元婚戒!这3名年轻人化身“爱情使者”……)均由极目新闻第一时间报道了他们的事迹。
孝感好人刘明旺:无偿献血19年
二十载献血征程,数百次挽袖之约;热血滚烫暖荆楚,生命无疆义举彰。
刘明旺,男,汉族,1975年1月出生,汉川市刘家隔镇居民。
他多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等荣誉。
刘明旺是汉川市红十字会三献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身为厨师的他,每天都要在油烟弥漫的环境中工作很长时间,十分辛苦。
然而,为了保证献血质量,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律。
每天早晚,他都会在工作之余去健身跑步,有时间还报名参加各地的马拉松比赛,为他的献血之路提供了身体支撑。
他经常向身边人宣传献血知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打消他人的顾虑,他身边的好友、亲人被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所带动,也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一起传递这份爱心。
自2006年开始,他19年如一日坚持无偿献血达219次,全血献血量400ML,单采成分血献血量435治疗量,总计献血量100600ML,相当于献出成人自身血量的22倍。
孝感好人汪启晗:捐献善举润新生
平凡岗位书大义,警营仁心担使命。捐献骨髓显大爱,热血无疆续生命。
汪启晗,男,汉族,1999年10月出生,应城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辅警。
2024年2月,他被评为应城市第六届道德模范;2025年1月被评为孝感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2020年7月,汪启晗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2023年11月,汪启晗接到湖北省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工作人员告知他与患者完全匹配成功,即将进入捐献流程。
听到这一消息后,他非常激动,马上开始进行捐献前的准备。
在说服家人的同意之后,汪启晗于2023年11月29日毅然前往武汉市,正式开始进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
经过11月30日至12月3日的准备工作,汪启晗在2023年12月4日上午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
当天中午,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被送至北京市某医院,用于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汪启晗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爱善举,使患者得到了重生的机会。
孝感好人苏志鹏:一家三口深夜救人不留名
孝感河畔勇毅一跃,寒夜惊涛显担当。一家三口生死救援,微光成炬照人间。
苏志鹏,男,汉族,1994年2月出生,孝南区新华街道苏旮旯社区个体户。
2024年11月29日凌晨一点多,苏志鹏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家经过北京南路桥桥头时,遇到桥上有人在大声呼救,“有人落水了,快来救人呀、快来人呀,快点、快点......”呼救声划破夜空。
他停下车询问得知,得知呼救者的闺蜜刚刚从桥上跳入河中,他来不及多想,迅速朝桥下跑去。
由于下桥的坡比较陡,苏志鹏几乎是滚下桥去的。
夜间视线不好,只听见河中间有人在喊救命,且声音越来越小,苏志鹏一边脱掉冬装一边让妻子把手机的手电筒打开为他照亮,他翻越桥下围栏准备下水,由于重心不稳还摔了一跤,他妻子在岸边不断地提醒他要小心。
待看清落水者的位置后,他迅速跳入河中以最快速度游到落水者身边,拽起落水者的衣服,用尽全身力气将她拉往岸边。
将落水者救上岸后,苏志鹏因体力透支瘫坐在地,大口喘息,脸色因寒冷而苍白,但依然在现场等到救护车和警察陆续赶来,将落水者送去了医院后才悄然离开现场回家。
孝感好人付春国:不顾个人安危 顶风冒寒勇救落水者
寒夜纵身破冰浪,赤膊热血显担当。领头雁护乡亲暖,义举燃灯耀楚乡。
付春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4月出生,孝昌县邹岗镇杏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2024年11月23日晚8:40,一声巨响打破村庄的宁静,孝昌县邹岗镇杏林村王家榜湾,一辆黑色轿车不慎撞上路边护栏,冲入道路旁池塘后沉浮水中。
正在附近开展平安夜巡的付春国循声赶到现场,迅速召集群众展开救援,并不顾刺骨寒冷,光膀赤身毅然决然跳进冰冷的水中开展救援,奋力将已经力竭的落水司机拖至岸边。
在热心群众的共同帮助下,落水司机成功脱险。
在询问司机车里是否还有其他人未得到准确回复时,52岁的付春国顾不上消耗体力后的疲惫,再次游向黑色轿车,确认车内没有其他落水人员后才放心上岸,第二天又主动帮忙联系吊车打捞落水车辆。
孝感好人李思懿、骆九青、宋继伟三人团体:拾金不昧好榜样
钻戒虽小耀人性光辉,善举虽微显时代温度。三青年如星火燎原,义举播下诚信火种。
李思懿,女,199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安陆市棠棣镇人民政府党建工作办公室一级科员;
骆九青,女,200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安陆市棠棣镇人民政府试用期公务员;
宋继伟,男,2000年8月出生,共青团员,安陆市棠棣镇人民政府党政综合办公室一级科员。
春节前夕,返乡探亲的陈女士不慎将价值5万的钻戒遗失,后被三名年轻干部捡到送回。2月6日,陈女士专程前往安陆市棠棣镇人民政府,给拾金不昧的年轻干部李思懿、骆九青、宋继伟送上锦旗表达感谢。
1月21日中午12点左右,三人吃完午饭,在集镇日常检查店面规范经营工作时偶然拾到一枚钻戒,考虑到物品贵重,三人立马来到棠棣派出所报警,并详细告知捡到钻戒的时间地点。
由于附近路段没有监控,无法确认失主,于是民警将钻戒丢失信息发给各村辅警扩大寻找范围。
1月24日,陈女士得知消息来到派出所,在确认钻戒相关信息后,民警将戒指物归原主。3名“95后”“00后”基层干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青年一代诚实守信的风采。
孝感好人胡金明:拾金不昧传佳话
巨款当前不动心,寒风苦等践诺言。三尺巷陌见初心,善行载德美名扬。
胡金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48年2月出生,孝昌县花园镇红旗塑料厂退休职工。
2024年11月3日19时,胡金明老人散步经过孝昌新城区北京路,在嘉航酒店门前路段时发现地上有个黑色的钱包,里面装有2万多元现金、一把钥匙和一包餐巾纸,包内没有任何身份信息能联系到包的主人,胡金明只能站在原地等候失主。
直到天完全黑了下来也没有等到钱包主人,他叫来女儿陪自己一起原地等待,同时也通过当地媒体记者将此事发布到抖音平台,希望能早一点找到失主。
看着在寒风中着急四处张望的胡金明老人,当地媒体记者边安慰边劝其到酒店大堂等候,并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求助。
孝昌县公安局澴城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通过调看该路段的监控录像帮忙寻找失主。
21时55分,失主看到了抖音视频,给当地媒体记者打来了电话。
而此时民警也正好查到了钱包失落的监控视频,原来是一辆小车开门时,不慎将钱包滑落到路边未及时察觉。
22时30分许,拿到失而复得的装有22450元现金的钱包时,失主现场拿出一叠现金,要答谢胡金明老人。
胡爹爹婉拒了她的好意,并称自己是一名受党教育的老兵,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孙们都能成长为正直、诚实、善良的人。
孝感好人徐惠斌:将传统非遗艺术发扬光大
镂月裁云承古韵,匠心独运誉荆楚。非遗薪火传天下,方寸万象耀华夏。
徐惠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1月出生,孝南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曾获孝感市首届产业工匠能手和“五一”劳动奖章、孝感市第二届文化名家提名奖、孝南区第三届“突出贡献人才提名奖”、孝南区首届十大文化名家。
徐惠斌作为省级雕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著名剪纸艺术家、湖北省工艺美术师。
他注重实践培训,培养美术人才,每年不定期到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社区、乡镇文化中心等地,举办“孝感雕花剪纸”专题讲座和培训班80余场次,培训学员人次近1000人次,被聘请为华中师范大学、湖北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他积极参加清华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剪纸研修班进修学习,继出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湖北最美--《孝感雕花剪纸》专著之后,徐惠斌又编辑完成了《少儿剪纸与实用手工教学》试用本,《孝感雕花剪纸技艺和欣赏》的第3稿,文字部分3万多字数。
徐惠斌远赴俄罗斯、波兰进行文化交流展示活动,还应邀到北京、云南、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参加剪纸大赛,荣获多项大奖,剪纸作品分别被波兰孔子学院、文化部和清华大学永久收藏。
孝感好人刘杨萍:以赤诚之心守护司法公正
三十载法槌铿锵,赤诚丹心护公正。敬业奋斗践初心,奉献担当写华章。
刘杨萍,女,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10月出生,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先后获得“孝感市十佳政法干警”“孝感市十大杰出青年”“孝感市十佳公务员”“全省优秀法官”“全省好法官”“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全省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10多项称号。
刘杨萍在司法审判一线奋斗30余年,以赤诚之心守护司法公正,用创新之志践行初心使命。
她主持大悟县、云梦县法院工作时,在较短时间内带领所在法院审判质效连年争先进位、跻身前列。她带头能动司法,依法公正审理刑事公诉案件600余件,年均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0余件,累计化解纠纷1000余起,调撤率达87.6%,没有一起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创造了“零错案、零信访”的优秀业绩。
她聚焦少年与家事审判,探索少审“五心”工作法和“三审合一”路径,被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推广,云梦法院因此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她认真梳理审判经验,撰写50余篇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其中10余篇在全国、全省法院获奖,带动所在法院常年获得“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孝感好人刘玉华:用专业和爱守护老人幸福晚年
十年光阴为笔、赤诚之心为墨,为老人燃亮心灯、用责任书写孝卷。
刘玉华,女,汉族,1973年11月出生,汉川市新河镇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护理员。2024年12月被评为孝感市第十三届“十大孝子”。
刘玉华2015年来到汉川经济开发区农村福利院担任护理员,10年来,刘玉华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岗,等查完房交代好晚上看护的重点才下班,节假日也不例外。
她始终坚持着“没有老人的错和不对,只有我做的不好或不够好”这一信念,所说、所想、所做全部为老人考虑,得到了福利院老人的信任和依赖。
她不仅要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还要关注被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这十年里,刘玉华收获了家属送来的十多面锦旗和数不清的感谢信。她也从一线护工岗位升到护理组长。
她严格管理自己的护工团队,每天晨会她都会反复强调:“如果大家工作上有沟通不到位或解决不了的任何事情可以随时找我,或把我的电话告诉需要帮助的人。”
民乐防治院医养中心院长张继东介绍说:“对于新来的护理人员,刘玉华都是毫无保留的、手把手地教会他们,直到他们做到做实为止。”
孝感好人韩爱红:创办起“幸福食堂”造福乡亲
孝心反哺椿萱暖,善举垂范桑梓情。乡贤聚力食堂立,志愿倾情岁月宁。
韩爱红,女,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8月出生,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韩湾村村委会副主任。2024年获评应城市第七届“十大孝子”。
2019年,在多方努力下,韩爱红和村干部一起携手创办起“幸福食堂”,并组建了乡贤志愿者理事会,成立了乡贤志愿服务队。
5年来,她奔走在服务一线,精心照料着老人们的起居,她不仅是父母的女儿,也是全村80多位老人们的女儿。
生病了找爱红,心里不痛快找爱红,水龙头拧不开了找爱红,到银行取钱也找爱红……韩爱红就是大家的女儿。
在她的贴心服务下,“有事找爱红”已成为韩湾村民口口相传的美谈。
正是在韩爱红的感召和引领下,韩湾乡贤志愿服务深入人心,韩湾幸福食堂养老模式被湖北省民政厅专题发文进行全省推广。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