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徐公超 谢竹 康威
4月8日,湖北荆门石油在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典型经验交流会上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授予“2024年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荣誉牌匾,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的成品油销售企业,自2014年以来已三届蝉联该荣誉称号,安全文化成为该企业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中国石化湖北荆门石油紧密围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发展理念,践行“为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而工作”安全文化指导思想,围绕安全理念融入、安全体系建设、安全精益管理、安全创新创优及安全环境营造“五位一体”强化安全文化建设。
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的成品油销售企业,湖北荆门石油纵深推进安全体系建设,总结提炼“学、练、查、防、记”五字工作法,坚持常态化培训、实战化演练、网格化管理、标准化验收、可视化追溯“五化管理”,不断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同时,荆门石油持续赓续企业发展中积淀的安全文化优良传统和作风,与时俱进,丰富企业安全文化内涵,不断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的创新性、特色性、贴合性,通过开展安全文化“进机关、进库站、进班组、进岗位、进家庭、进工地、进邻里”的“七进”活动,全方位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推动安全管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
以“学”筑基,构建安全知识体系。荆门石油始终坚持常态化安全培训,针对安全管理重点和一线管理难点,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坚持“缺什么学什么,干什么学什么”。通过“员工大讲堂”、基层分管经理讲安全等多种形式,对《安全生产法》、“一书两卡”及施工安全管理等重点进行深入讲解。每月下发《安全学习重点》,推进库站“2分钟安全交底”+“3分钟警示教育”等安全活动落实落地,有效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以“练”强技,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荆门石油一直以来将员工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每逢重大节日、重要节点和新春上班第一天均要组织预案演练,提醒全员绷紧安全生产弦,成为荆门石油“自觉抓安全”的工作惯例。近年来,为实现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荆门石油总结前期经验,创新提出预案演练“三每”要求,确定每周四为“预案演练日”,全员将“每周一练、每周必练、每站必测”作为库站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2025年组织库站无脚本预案演练抽查112次,通过随机抽查,通过及时点评和督促整改,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突能力。截至目前,及时有效处理站内突发事件2起,协助消防员处理站外火情3起,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赢得了消费大众的广泛好评!
以“查”促改,织密风险防控网络。为有效整治库站“低老坏”及重复性问题,荆门石油及时修订发布《重复性问题清单》,加大重复性问题考核权重。通过“电话+实地+视频”三位一体检查方式,领导带队、部门联合、清单销号,做到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公司按照站点布局,推进基层管理一帮一或一带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库站管理的主体作用,突出库站班组贴近一线、直接操作和现场管理的优势,破解规程制度不落地、“三违”和“低老坏”屡禁不止的困局,推动加能站安全环保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以“防”为先,构建安全预防体系。荆门石油构建三级风险管控体系,明确库站、专业分委会、市公司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紧盯风险降值降级目标,明确风险管控责任人和措施。针对LNG、充换电、光伏等新业态逐项开展风险评估,逐站细化防控措施,规范LNG、充换电应急处置流程,明确极端状况下应对措施,确保风险可控受控,探索“视频AI+音频+实地”三者联动的管理模式,有效推进场外充电站的巡查巡检,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以“记”溯源,推进安全管理闭环。近年来,荆门石油统筹实施实库站隐患排查、治理、销号管理闭环,通过视频、电话、实地监管,有效实现库站监管全覆盖、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确保不漏一处,不留死角。当前,库站管理人员更换频繁,经营管理压力工作繁重,为有效减轻一线负担,确保安全工作保质保量落实到位,荆门公司摸索安全可视化管理方法,创新安全定期工作看板、库站重点部位巡检牌,优化月度HSE管理记录本,明确管理重点,以摘牌、打勾等简单方式,直观提醒基层员工知道做什么、如何做、什么时间做,确保一线管理者看得明,弄得懂,会操作,能填写,有效打造全员遵章守纪的自觉和安全管理的闭环,促进库站日常安全管理有效落实。
经过多年耕耘,荆门石油已经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的灵魂和核心,通过全方位、全过程融入,营造出人人重视安全、事事落实安全、处处服从安全的良好氛围,员工逐渐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意识,推动安全治理能力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加速转变,有效筑牢荆门石油本质安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