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吴家琦
威尼斯水城邂逅东方校园的青春创意。3月12日,襄阳二十四中高一、高二年级中意班学子以斑斓颜料为笔,用匠心巧手为媒,在羽毛球场馆上演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面具奇缘”。这场以“面具奇缘:走进威尼斯狂欢节”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沉浸式感受意大利传统节日的魅力,更通过亲手制作面具,架起中意文化对话的桥梁。
获奖学生(通讯员 供图)
活动现场,80余名学生化身“面具设计师”,在轻快的意大利民谣中开启创作之旅。活动现场,白色纸坯面具与丙烯颜料整齐摆放,学生们或独立构思,或三人成组,以威尼斯传统面具为灵感,融入巴洛克花纹、鎏金浮雕等元素,更不乏现代抽象艺术的碰撞。
“我想在面具上画威尼斯的运河和贡多拉,用蓝色渐变表现水波光影。”高二(3)班李同学边调色边分享设计理念。教师与志愿者穿梭其间,从色彩搭配到文化符号运用提供专业指导,确保每件作品既契合狂欢节主题,又彰显个性创意。
此次活动突破传统课堂边界,通过“文化输入+实践输出”模式深化文化理解。电子屏播放威尼斯狂欢节历史影像,KT板展示区则科普面具的象征意义——如“包塔”面具代表贵族,“莫雷塔”面具象征自由。学生王同学在面具边缘镶嵌亮片时感慨:“这些装饰让我想起威尼斯夜色的灯火,仿佛能触摸到那个节庆的狂欢脉搏。”
作品评选采用“学生投票+专家评审”双评模式。全校学生化身“艺术鉴赏家”,在挂满面具的展廊间流连,将写有编号的便利贴投入投票箱。当日下午,校领导、中意班项目组及专业教师则从文化内涵、工艺复杂度等维度进行专业评审,最终30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一场面具制作大赛,一次文化穿越之旅。当传统工艺遇见青春创意,当东方校园邂逅西方文化,这场跨越8000公里的文化对话,正以面具为媒,书写着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开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