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基层治理看湖北⑤|荆门:以高效能基层治理助力支点建设

极目新闻 2025-03-08 12:35:49 阅读量:20082

极目新闻记者 杨怡琴

通讯员 庞芙蓉

【编者按】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基层治理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湖北省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聚焦聚力“支点建设”,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持续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力量。

2025年1月起,极目新闻联合湖北省委社会工作部,推出系列报道《基层治理看湖北》,深入采访全省各市州的基层治理探索,挖掘治理故事,展现基层治理在支点建设中的独特价值和时代意义。

今天我们走进系列报道第五站:荆门。

微信图片_20250307162504.jpg

荆门,自古被誉为“荆楚门户”,其历史深邃,早在春秋时期便孕育了“荆楚第一县”的基层组织,积累了悠久的治理智慧。岁月如流,转眼已步入2025年,湖北全省响起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嘹亮号角。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以支点建设中的“社会治理高效”为标杆,凭借为基层减负强身,以党建引领激发群众自治热情,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和活力。这不仅为荆门自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更为湖北支点建设战略贡献了不可或缺的“荆门力量”。

减负强身,推动“轻装提能”上阵

新春以来,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迅速从“假日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以饱满的热情、实干的作风投入工作,向着建成支点聚焦聚力、加速奔跑。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工作,让基层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干实事,是为了更好凝聚起服务民生和促进发展的合力。

1.jpg关坡社区邀请居民参加非遗面点制作活动

“快到三八妇女节了,我们正在跟居民代表一起策划一场非遗手工活动。”荆门市漳河新区双喜街道关坡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毕荟开心地告诉记者:“春节前,我们也精心策划了一场非遗面点活动,特邀老师到现场教居民们制作花饽饽、寿桃等传统美食。此类活动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欢迎。自基层减负政策实施以来,我们得以腾出更多时间为居民筹办各类非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效弘扬了传统文化,还让居民们学到了实用的生活技能,更在无形中拉近了我们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社区干部之所以能有更多时间为居民们提供暖心服务,主要得益于荆门市依托“i荆门”智慧城市APP搭建的基层事项准入监管平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该平台将12项履职清单、28项赋能清单和15项负面清单的事项录入数据库,实行线上准入,为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给基层“松绑”减负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2.jpg漳河新区开展基层事项准入监管平台演示教学

漳河新区党群工作部部务委员黄成介绍,近期新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基层事项准入监管平台申报“村社区落实区直单位普法责任清单”事项,平台审核认为该事项不属于村社区履职清单的范畴,立马对该事项作否决处理,进行了任务拦截。该平台运行至今,共退回“工作要求不清晰”事项143项,部门派单前征求意见次数同比增加27.8%。

厘清权责边界让基层轻装上阵的同时,荆门市、县两级始终坚持把建强基层党组织领头人队伍,作为赋能基层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在选优配强上下功夫,采取公开竞聘、党内选举、上级选派等方式精心选配人选,中心城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社会工作者职业证书持证率达48%,专业化能力明显提升。

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实训实战培养上下功夫,依托荆门社区治理学院和乡村治理学院两个平台,累计开展城乡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26场次6006人次。邀请市内外优秀社区书记分享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提供学习互鉴的交流平台。2025年起,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在中心城区打造“社区治理圆桌会”平台,每月选定一个承办社区,聚焦城市社区治理“高频问题”,组织社区带头人交流经验、碰撞思想,提升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在打造典型示范标杆上下功夫,市委社会工作部与市委组织部联合评选30名社区名书记,建立起工作帮带机制,鼓励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手把手促进能力提升。

随着一支素质精良的头雁书记队伍建立,村社区基层党组织“雁阵齐飞”,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优化公共服务能力、服务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工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京山市新市街道马家塝社区建立“码上议”平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和电梯加装。钟祥市皇庄街道皇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明利用资源优势争取资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带动居民增收。东宝区泉口街道浏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苏玉梅探索信酬制物业管理模式,解决供需矛盾,并带动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外出研学,优化物业服务模式。

协商聚力,搭建“议事有方”平台

以议事协商促进居民美好愿景的达成,增进社区居民的情感认同,保持社区的温馨与舒适,是支点建设中关于城市治理的重要任务。荆门市聚焦基层事,鼓励各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好用好议事协商平台,结合实际开展生动实践,组织村居民们公开、民主表达需求,更加活跃有序地参与村和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真正实现“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

“真的没想到,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征求意见座谈会能邀请我参加,而且我们提的合理建议他们也都采纳了。”采访中,一位外卖小哥告诉记者。

5.jpg南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座谈会现场

目前,东宝区龙泉街道南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积极推进亲民化改造项目。因南台社区位于中心城区繁华的商业街区,每日有大量的外卖员和快递员往来其间,党群服务中心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休憩站点。在改造项目启动初期,社区不仅广泛征集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认真倾听了外卖员和快递员对于升级改造的具体想法。

“过去,我们也设有专门的休息和充电区域供他们使用,但面积相对较小。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意见,我们将对这个区域进行扩建,并增加一些维修工具和相关服务,以便他们能够对电动车的一些小故障进行即时修理。此外,我们还特别增设了相亲角,旨在为未婚的外卖员和快递员提供一个交友的平台。”南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玲如是说道。

荆门市围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利用和服务优化,以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试点为契机,广泛发动居民、外卖员和快递员参与到亲民化改造项目方案讨论中来,收集到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想法与建议。

听民议,解民忧。针对城市社区老旧小区遗留问题多、老人多、租户多、外来人口多等特点,荆门市把议事会作为居民建言献策、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渠道,坚持深入细致地“议”出居民心声,“议”出解决急难愁盼的办法。

东宝区泉口街道金龙泉社区龙泉山庄小区建成已18年,早期规划的停车位数量远远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停车难、抢占消防通道等问题频发,让居民们头疼不已。

“每次开车回家,都要到处转着找车位,好心情也变糟糕了。邻里间为停车更是常常发生口角。”小区居民杨先生无奈地说,而消防通道被占用的情况更是让大家担忧不已,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6.jpg金龙泉社区组织居民议事协商

为解决这一难题,社区积极行动,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多次组织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及居民代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同意优化绿化带,改造停车位。改造方案确定后,社区发动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方案、征求意见。经过多轮沟通和努力,方案最终以90%的同意率顺利通过。

“改造后新增的车位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居民王女士高兴地说:“现在环境更整洁了,停车也方便多了。”

去年10月,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春节前第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新增了152个停车位。年后,第二期改造也紧锣密鼓地进行,将再增加102个停车位。停车位问题的顺利解决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彰显了社区治理的智慧和成效。

在新形势下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是事关群众安居乐业以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突出课题。荆门市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通过常态化召开议事会、线上意见征集等方式,确保群众诉求渠道畅通。

7.jpg南庄村召开“月圆夜话”板凳会

钟祥市客店镇南庄村两委针对会议形式单调、会议场地单一、程序僵硬、群众参会议事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主动下沉到湾组,以“夜话”形式,开展纳凉会、烤火会、瓜果会等形式多样的湾组自治活动,讨论湾组建设、发展和民生问题。为了营造更加温馨的氛围,特意将议事活动的时间定在了每月月中。当一轮明月高悬之时,活动便拉开帷幕,村民们围坐一起,品茶聊天,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调解邻里纠纷、化解干群矛盾,真正实现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红色自管,织密“基层善治”经纬

村社区事务往往头绪繁复,最大限度凝聚群众自治自管力量,是激发善治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应有之义。2025年,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印发《关于确定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系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对51个市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系点开展调研,指导因地制宜找准治理“切入口”,差异化创新党建引领下的群众自治实践,推动经验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为荆门支点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这里住的绝大部分都是拆迁安置户,以前大家都习惯把农具堆放在过道里,把电动车也随意停放在楼梯口。自从去年把老叶推选为我们这个单元的红色楼栋长后,这一切乱象都改变了。”沙洋县洪岭社区洪岭佳苑小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微信图片.jpg洪岭佳苑小区“红色楼栋长”叶师红正在开展工作

居民口中的老叶叫叶师红,今年64岁,是一位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当上红色楼栋长后,为了解决积弊已久的电动车乱停、物品乱堆放等问题,叶师红逐户走访,白天帮居民挪车,晚上上门谈心。顶楼居民嫌充电棚路远,他连续三天上门演示智能充电操作;有居民怕新车被偷,他协调物业加装监控。遇到“钉子户”,他就搬出熟人牌——请来对方的老同事、棋友当说客。

在叶师红的感染下,居民开始主动清空楼道,楼栋充电桩使用率飙升到70%。“硬件”问题解决了,叶师红又琢磨起了“软件”问题,他在单元门口设置了“流动议事桌”,定期组织居民商讨楼务事宜。此外,他还为楼道添置了共享工具箱和爱心药箱,墙面上贴满了“微心愿”贴纸,记录着邻里间的温情与互助。这些举措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楼里涌现出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和6位社区志愿者。受此积极影响,物业费缴纳率也从原先的58%大幅提升至92%。

洪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巴云华告诉记者,社区推行“红色楼委会”机制,按“选党员、选公心、选担当、选能力”标准选拔楼栋长,通过这种发动居民自管的形式,将楼栋治理的责任与权力下沉至居民群众之中,有效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和自治活力。

在荆门市,洪岭社区运用红色自管模式推动社区治理的成功案例,只是众多类似实践中的一个缩影。

9.jpg

东宝区通过组建“五员议事”小组,吸纳优秀党员、退伍军人、老教师等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有效化解矛盾,服务群众,该做法已在全区推广。

10.jpg

掇刀区创新“红管家”治理体系,以村(社区)为单位,依托智治手段,发动2万余名“红管家”深度参与社会治理,该治理模式荣获“荆楚杯”社会治理创新十佳案例。

漳河新区关坡社区双喜佳苑小区长期无物业管理,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后,组建小区自管委,通过自荐、互荐等方式选举出3名党员群众担任委员。自管委员会积极行动,垫支安装道闸规范停车,规划充电桩消除飞线充电隐患,还将杂物间改造成老年活动室,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深受欢迎。

这些红色自管模式充分发挥了党员和群众的积极作用,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它们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荆门市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基层治理机杼万端,驰而不息。荆门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和对社会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工作部署,多措并举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抓统筹,持续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抓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工作者培训提能的实践载体;抓典范,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抓创新,因地制宜打造荆门特色之治,以重点工作有效突破推动基层治理质效全面提升,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展现荆门担当、做出荆门贡献。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基层治理看湖北①|武汉:党群服务阵地持续“上新”,“暖心”服务不断升级

基层治理看湖北②|宜昌:数字赋能释放基层治理新活力

基层治理看湖北③|襄阳:智慧社区为基层治理插上科技的翅膀

基层治理看湖北④|荆州:多方联动,共谱社区治理“和谐曲”

责任编辑:黄莹 值班主任:邹丹雨 
点赞0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著作权归极目新闻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