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湖北来凤:非遗点燃开学季传统文化启新章

新华社客户端 2025-02-23 08:51:59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致力于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及竹编、九子鞭等传统技艺带进课堂,为校园文化注入深厚底蕴。随着新学期的开启,这股非遗热潮在各校园中渐趋澎湃,为开学季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开学伊始,在来凤县实验小学的课堂上,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制作技艺传承人,正在为学生们讲解西兰卡普的图案寓意和制作技艺,精美的图案、精湛的技艺,让学生们惊叹不已。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制作技艺传承人走进校园

学生们欣赏西兰卡普作品

“今天非遗传承人唐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讲述了西兰卡普的精湛技艺和魅力图案的由来,作为土家小少年我感到十分自豪,我们要传承非遗文化,争做土家小传人。”“我深深地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它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也让我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汲取了无尽的智慧。”来凤县实验小学学生们纷纷说道。

西兰卡普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用手工在古老的斜织机上反面挑织而成,曾作为土家族土司向朝廷进奉的贡品,是土家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那我们非遗进到校园里面,其实是可以让小学生作为一个传播非遗文化的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我们的非遗文化。把非遗文化的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们,让非遗文化发展得越来越好,被更多人知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制作技艺传承人唐鸣珂表示。

此外,在该县三胡乡胡家沟中心小学,同学们利用大课间进行九子鞭、土家山歌等土家特色教学训练,通过亲身参与非遗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带领孩子们领略传统技艺的魅力,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生们打起九子鞭

九子鞭课堂教学

据了解,来凤县多所学校已将非遗课程纳入校园教学体系。除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之外,还定期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教学活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00余名学生参与到各类非遗项目的学习中,涵盖西兰卡普编织、竹编工艺、九子鞭表演以及土家山歌传唱等多个领域。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校通过开设非遗课程培训、大课间展演等形式,丰富课程内容,挖掘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情,让九子鞭进校园的活动有助于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和学习非遗,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成为非遗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学生在学习非遗文化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提升了综合素养,变得更加活泼和自信。”来凤县三胡乡胡家沟中心小学教师张杰表示。(周林滕元)

责任编辑:叶晓英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