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陈培 崔夏铭
龙灯闹元宵。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一,“龙灯之乡”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热闹非凡,这一天正是各村迎来请龙灯的重要日子。
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舞龙灯的习俗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唐宋时期。
古人以此表达对天地的敬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杨店龙灯,又称杨店高龙,是湖北省特色传统民俗文化,也是孝感市第二批、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
在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永红村柯家塝湾的纸扎工坊,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店龙灯区级传承人程武华忙得不可开交。
工坊内,几十条精美的龙灯整齐排列,红色、绿色蜡光纸制成的“龙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程武华介绍,今年各村湾预定了46条龙灯。按照习俗,他负责制作“龙头”“龙尾”,“龙身”则由各村湾自行准备,“这一年都非常繁忙,我从去年正月扎制到今年正月,一整年都没有怎么休息”。
前来请灯的杨家湾的头人杨师傅称赞道:“程师傅扎的龙灯漂亮大气好看,在我们附近几个乡镇都是有名的,连孝昌县的湾子都请我们程师傅扎龙灯,手艺很过硬。”
从正月十一开始,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各村湾陆续来到程武华的纸扎工坊,庄重地“请”回“龙头”,与自备的“龙身”组合。
正月十二至十五,精彩的舞龙灯活动将在各湾热闹上演。
届时,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大街小巷将呈现百龙闹春的壮观景象,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
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各村提前部署,全力做好安全保障服务工作。舞龙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为杨店镇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氛围,让古老的民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