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潘庆芳 吴爱民 吴慕枫
2月4日(正月初七)8时,武汉市民王强带着从北京回汉过年的老友董先生一行,沿高速公路自驾,10时许就到了董先生一直向往的黄梅戏故乡——黄梅县。
车行整洁干净、平安畅通、四通八达、路域文化众多的国省道、农村公路,看公路沿线的非遗文化壁画、访网红打卡地的东山问梅村、听原汁原味的黄梅戏、登天下祖庭的五祖寺、游回归自然的袁夫稻田、尝久负盛名的黄梅美食、观龙感湖畔的天鹅翔舞……
董先生一行直呼:“黄梅不仅有高铁站,还有几个高速公路出口,尤其是国省道、农村公路连接成网,交通这么顺畅方便,好路串好景,来的值得!下次还要带家人朋友再来!”
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处的黄梅县,沪渝高速、福银高速,105国道、347国道,黄黄高铁、安九高铁和京九铁路、合九铁路均在境内交会,境内长江岸线58.86公里,交通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
依托综合交通优势,黄梅县结合黄梅戏、黄梅挑花、佛教禅宗祖师传说、岳家拳等四张国家级非遗文化名片,开展全域大文旅攻坚行动,加快打造“中华禅文化旅游休憩目的地”。
黄梅景点迎来众多游客(通讯员供图)
文旅要发展,交通必先行。黄梅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许继军说,结合美丽国省道、“四好农村路”创建,通过开展路面保洁、精细维护公路设施、加强绿化美化等措施,打造整洁干净、路旅相融的路域环境,在公路沿线和交通驿站、候车亭、交叉路口等节点,有机融合交通文化与非遗文化,营造“畅、安、洁、绿、舒、美”的通行环境,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体系。
尤其是打造7条158公里长“通景、链景、融景”的独具黄梅文化特色多彩旅游路,让“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勾勒出一幅幅“交旅融合”新画卷,让公路成为兼具通行与观赏的旅途佳景,推动全域旅游、助民增收致富。
县城到五祖镇的城五线,串起城北公园、东山问梅村、玫瑰谷、五祖寺等景点,沿线增设了黄梅戏文化标牌,黄梅戏经典人物的剧照、头饰、服饰等文化墙彩绘,还穿插绘有二十四节气、黄梅八大碗等,地方文化气息十分浓厚,成为“走进非遗”的展示区。宛如一条丝带的横山旅游公路,将东山问梅村、四祖寺、五祖寺等地串联。
五祖镇渡河村的渡河公路驿站,休息、观景、采摘、充电、游玩、购物等让过往游客不亦乐乎,不仅成为游客拍照、发抖音的打卡地,而且吸引了“丝情画意”农文旅产业园、渡河雪梨基地及东山硒陶文化艺术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为服务游客出行,黄梅县开通了高铁黄梅东站直达鄂东动物园、东山问梅村等景点的公交。位于五祖镇的东山问梅村景区人头攒动、戏乐声声,“贺岁巡游·戏梦东山”精彩上演,财神、月老、状元等一众角色现身巡游,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国风舞蹈、民乐演奏、黄梅戏曲、火秀铁花……非遗演艺不间断。”湖北文旅问梅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洁说,春节期间特色活动让景区人气爆棚,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20%,正月初二到初六东山问梅村客栈入住率达100%。沿着多彩旅游路前行,距离东山问梅村10分钟车程的鄂东动物王国处处张灯结彩,“金蛇迎春嘉年华”活动拉满了景区的新春氛围感。小朋友们在家长陪同下,和景区各类萌宠亲密互动,尤其是不同种类的蛇入驻两栖爬行动物馆,让场馆人气爆棚。
“沿着彩色走,美景到处有”。一条条多彩旅游路,不仅将景点串点成线、穿珠成链,更在黄梅全域形成了一张展现“戏乡福地·灵润黄梅”独特风光的旅游图景,而且带动了沿线旅游开发,提升了人气,也为村民就业提供了机会,推动了黄梅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交通顺畅文旅旺。春节期间,围绕‘东坡庙会·多彩黄梅过大年’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感受浓浓年味。”黄梅县文旅局总规划师闻静介绍,8天假期接待游客81万人次,实现了“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