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马奥博 王琦
邓家院安置小区位于湖北十堰市茅箭区大川镇浪溪村二组,沿浪溪河畔而建,是以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同步搬迁户住房安全为目的的综合性搬迁安置小区,共安置群众100户350人,常住人口54户97人,其中:党员5人,80岁以上老人9人。近年来,浪溪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特色产业,持续深化共同缔造活动,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推动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浪溪村通过构建支部引领、集体股份合作社带动、大户带头的“联农带农”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招牌,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托养托管等方式参与村级产业发展。目前全村共种植阳荷1000亩、奶油丝瓜100亩、胭脂稻60亩、油葵40亩,养殖蜜蜂350箱,高山特色有机农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村民们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还可以在蔬菜种植基地务工赚取“薪金”,参与产业发展分红拿到“股金”,大幅增加“三金”收入。
提升公共服务,增强群众幸福感。以“五共”理念为抓手,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庭院环境、房前屋后环境整治10余次,拆除私搭乱建棚子3处,升级改造排污管网20余米,共同铺设雨水管网200米,设置两处垃圾分类投放亭,“日倒日清”解决垃圾堆积问题。群众商议将3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用房改造为集食堂、娱乐、理发、托幼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幸福食堂已于8月份开业,每天接待20余人用餐;每个单月15日前后开展“爱心理发日”活动,今年来开展6次义剪,服务群众200余人次。
深化基层治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通过健全“村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服务和治理体系,挖掘培养群众骨干9人,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让村民充分参与乡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养村民的法治意识,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文明家庭创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常态化推行“积分制”,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探索“网格+调解”模式,积极组织4名网格员开展常态化上门服务,今年来先后排查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件,妥善解决群众身边民生实事11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