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郑修鹏 实习生 汪欣如 秦荣涛
灌溉渠穿村而过,驱车驶过“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黄湖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门楼,874套统一样式的欧式小洋楼整齐依路而立,漫步黄冈市团风县团风镇黄湖社区,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搬下来肯定是对的,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11月24日,在社区幼儿园等着接孙女放学的赵久富介绍,“现在交通方便了,老家经常有亲戚来走动,我就带他们转转看看,亲戚们都很羡慕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黄湖社区下辖郧阳、安阳两个村,2010年四五月间,丹江口库区郧县移民874户3723人来此落户,黄湖社区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面积最大、人数最多的移民安置点,被誉为“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
今年70岁的赵久富是黄湖社区安阳村原支部书记,他曾两次因水搬迁,1965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至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余嘴村。2010年,为了支持南水北调,赵久富和郧县安阳镇3723位乡亲,又再次背井离乡,外迁到600公里以外的黄冈团风黄湖农场。
实际上,赵久富家并没有达到搬迁控制线,但是作为村支书赵久富主动放弃留下来的机会,在全新搬迁动员会上,赵久富在村干部中第一个表态:搬迁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要党组织一声令下,我们随时听从党的指挥!
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要安心安定,谈何容易。
刚搬来团风,时值盛夏,赵久富与镇里干部一道,夜晚开会定方案,白天冒着酷暑行走田间地头,全村6000多亩耕地仅用2个多月时间就顺利地分给了村民,同时与党委、政府和移民部门等沟通联络,为移民争取了800多个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全力以赴确保移民们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15年2月27日晚,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正式揭晓,赵久富光荣当选。
如今,黄湖新区已建成黄湖现代农业示范园,集水稻、龙虾养殖、果蔬采摘、花卉、旅游等为一体。行走在黄湖社区,赵久富自豪地介绍:“安置点陆陆续续建成了学校、医务室、集贸市场等,配套设施愈发完善。黄湖移民们从未有一人返回老家。”
近年来,黄湖社区与村两级积极作为,陆续引入粮食加工厂、纺织厂等企业。每至丰收时节,广袤的田野上,大型收割机整齐排列,协同作业,场面蔚为壮观。收购车辆更是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实现了产销无缝对接,彻底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如今的黄湖社区,涌现出了多位种粮大户、养殖大户……村民们凭借着自身的勤劳、执着与踏实肯干,种养规模持续扩大,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到村外承包土地,拓展事业版图。
“搬下来之后,生活品质得到质的飞跃。”赵久富介绍,以前在老家,大家主要依靠种地为生,现在,许多村民都在团风县城找到了工作,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家家户户都购置了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