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摄影记者 黄士峰
“湖北动力储能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供应链建设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需求,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动力储能电池供应链平台势在必行。”1月30日,湖北省政协委员、荆门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丁岱在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表示,建议支持荆门建设省级动力储能电池供应链平台。
当前,湖北已依托武汉、宜昌,建立了汽车、磷化产业等省级供应链平台。丁岱认为,建议比照其模式,支持荆门建设省级动力储能电池供应链平台。
湖北省政协委员丁岱
“荆门有三大优势:交通区位优、产业基础好、推进力度大。”丁岱介绍,荆门位居湖北之中、中部之中,是承东启西、接南济北的重要通道,荆荆高铁今年建成通车,沿江、呼南两条高铁也将于明后年建成通车,承接锂电及上下游关联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供应链服务路径最便捷。
近几年来,荆门市引进了亿纬锂能、格林美、雄韬股份、恩捷股份、科达利、新宙邦等一批头部企业,已投产企业30家,形成“电池材料生产—电芯制造及模组封装—废旧电池梯级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目前,电池产能达到230GWH,居全省第一,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000亿元以上。2023年,荆门动力储能电池产值突破600亿元,跻身国家级产业集群,上榜全国锂电产业特色城市十强,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省级创新平台5家,荆门已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锂电产业基地。
目前,荆门市委、市政府将动力储能电池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正举全市之力打造“国际能谷·锂电小镇”产城融合示范区,考察洽谈了国内知名供应链企业,并立足全省谋划制定供应链平台建设方案。
丁岱建议,整合湖北政策及要素优势,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共享、产销匹配、降本增效,做大做强全省动力储能电池产业。
一是支持荆门建设省级动力储能电池供应链平台。支持亿纬动力联合省内产业链核心企业,联手国内龙头供应链平台公司,参与供应链体系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综合保障能力,服务全省,辐射全国。
二是推进供应链全链条建设。建立全省锂电产业重点招商项目库,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立足已落户锂电龙头企业,深入分析上下游产业链重点配套企业,紧盯三个500强、细分行业50强企业,重点引进电芯及电池模组、负极材料、铜箔、铝箔等企业。
三是打造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可以通过制定全省动力储能电池供应链总体布局规划、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公共数据库、推动全省国际贸易供应链网络建设等方式,积极融入全国大市场和全球供应链网络。”丁岱介绍。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比照已建省级供应链平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动力储能电池供应链平台的支持力度,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补助。同时,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将动力储能电池运输纳入非危化品运输管理,解决运输上的堵点,降低物流成本。设立供应链金融产业基金,拓宽供应链融资来源,降低政府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