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客户端

散装白酒安全吗?如何监管?江陵县让散装白酒经营贴上了“放心”标签

极目新闻 2023-11-13 15:36:42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视频剪辑 黄志刚

通讯员 杨柳青 孙健


散装白酒安全吗?如何规范经营?今年,湖北省江陵县进行了探索,该县检察机关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进行实地调查后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一场规范全县散装白酒的整治行动拉开帷幕。

近日,经过整改后,检察机关联合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回访发现,全县84家散装白酒小作坊已纳入了规范管理的范围,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散装白酒还张贴了“放心标签”。

d3d507013fb89bdf981abd560d6dbd83_pub_CB20231113121501148021.jpg

2183171227c4f7a535a5c360e37f5efb_pub_CB20231113151805535011.jpg

ff960774eb6dc4d263da2a79bca9aac4_pub_CB20231113151921593075.jpg执法人员对散装白酒小作坊和经营单位进行检查

一种江汉平原的饮酒传统,让散装白酒市场需求旺盛

江汉平原被誉为“鱼米之乡”,依托优质的粮食作物资源优势,不少地方有酿酒的传统。特别是家庭式小作坊酿制的白酒,还会根据顾客的口感需求进行个性化调配。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小作坊散装白酒的销售价格不菲,而决定其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白酒的品质。在江陵县某乡镇,一家农家乐的散装酒可以卖到100元每斤,经营者告诉记者,还有品质更好的散装白酒,“可以卖到200元每斤,甚至更贵”。

该经营者介绍,高品质的散装白酒具备酿酒技术一流、白酒口感醇厚等特点,一般由经验老到的酿酒师精心酿造。“像一两百多一斤的白酒,量都比较有限,酿酒的高粱等原材料都是定点种植。”该经营者道出了高品质散装白酒高价格的缘由。

不过,记者走访发现,这类散装白酒的销量有限,一般以酿酒作坊形式零售,或定点供应农家乐或餐厅等。

“产量很有限,一年只酿造一季。”来自四川的酿酒师李元旺多年前来到了荆州打拼,在荆州区老南门附近开了一家酿酒作坊。十多年来,依靠酿造散装白酒,李元旺在荆州养活了一家四口。他说,尽管一年能卖几千斤散装白酒,但高品质的白酒还得尊重酿造时机。

“散装白酒可不一定意味着低端,它在荆州还是很有市场份额的。”一位知名品牌白酒代理商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荆州市各县市区,散装白酒几乎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白酒经营模式,特别是乡镇和农村,“除了价格优势外,关键是散装白酒在江汉平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散装白酒小作坊建立相关台账,记录散装酒经营行为

散装白酒小作坊在储酒器显眼位置张贴信息标签

一条群众反映线索,开启了散装酒行业整治

散装白酒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如何监管?今年8月初,“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向江陵县检察院移送线索:多个乡镇售卖的散装白酒存在没有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的情况,可能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无小事。收到群众线索后,江陵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经过分析研判,立即开展散装白酒相关情况的摸排调查,并邀请县人大代表一同随机对该县多个乡镇的白酒小作坊、散装白酒销售店铺进行走访。

“这些散装白酒的生产地是哪里?”“生产日期标注在哪里?”每到一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就核实售卖的散装白酒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相关规定。

不过,前期的调查也曾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白酒小作坊、散装白酒经销点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未在显著位置公示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证照,进货、销售等台账记录不全或未建立台账等经营管理问题。

“我们的目的是规范散装白酒的依法合规经营,让消费者喝上放心酒。”检察机关调查人员表示,在调查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一些小作坊存在储酒酒坛使用非食品级塑料封口,使用非食品级塑料壶作为容器销售等问题。此外,部分店铺设备硬件不达标,未办理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生产区域卫生条件较差。

“这些经营行为明显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检察机关相关调查人员说,通过持续走访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些小作坊和经销店存在一些可能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共性问题。

江陵县市场监管部门督促经营者办理相关证照

执法人员对散装白酒小作坊和经营单位进行检查

一条检察建议,规范全县散装白酒经营行为

今年8月底,江陵县检察院向该县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对前期走访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治,并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宣传,营造守法生产经营的良好氛围,提升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直以来,散装白酒小作坊大多以家庭作坊为主,有些酿酒作坊因规模小,或不从事经营售卖等原因,监管难度较大。

收到检察建议后,江陵县行政主管部门启动了专项整治行动,并制定《2023年白酒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根据行动方案要求,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对全县的白酒小作坊开展普查登记,建立白酒小作坊的监管档案,并详细记录基本信息及相关情况。

截至目前,江陵县对全县白酒经营和生产环节共监督抽检55批次,已立案查处2家,共罚款14200元,无害化处理白酒48千克。共办理白酒小作坊生产许可29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55家。

极目新闻记者近期走访发现,白酒小作坊均在生产或经营场所展示了信息公示牌。11月9日,江陵县检察院与县市场监管局对部分经营商铺进行回访发现,以前散装的白酒如今都贴上了“放心标签”,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

“我们发放了小作坊信息公示牌29块,要求其将许可信息,人员健康证、巡查记录等公示上墙。”江陵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印制了“购、制、销、毁”四本台账并发放到经营户手中,要求其建立健全相关信息。

除此之外,白酒小作坊的储酒酒坛、储酒塑料壶等已全部更换为食品级,并要求厂家提供相关资质证明。

“后期,我们将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规范散装白酒的酿造和经营行为。”江陵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对全县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全面检查,要求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白酒品质检验。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责任编辑:韦武霞 值班主任:张欣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极目新闻

本文为极目号作者或合作机构在极目新闻发布内容,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极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极目新闻“报料”;私信“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极目全媒体
  • 极目新闻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
  • 楚天都市报官方微博